,还龙兴之地。”
此言一出,赵逵瞬间如芒在背,脸上冷汗直冒,战战兢兢地在朱由检面前躬下身子,颤声道:“下官失言,陛下恕罪!”
朱由检没搭理他,又点了几个粮仓,让贴身侍卫上去查看,结果不出意外,都是满的。
这会儿,朱由检的疑心纔有所消退,但面对这满满的粮食,他还是困惑不已。
朱由检不怒自威,再次看向赵逵,沉声道:“带朕到仓廒裏看看。”
“遵命。”
赵逵连连点头,丝毫不敢怠慢,又领着朱由检等人到了仓廒。
仓廒內,颇是干燥,朱由检刚走进来,一股粮食特有的醇厚气息,便扑面而来。
环顾四周,装着粮食的麻袋,堆叠得四四方方,足有两人之高。
朱由检蹲在地上,伸手捏了捏最底下的麻袋,能感觉到大米在互相摩擦。
旁边的王承恩,递来一个带槽子的铁制利器(米探子)。
朱由检接过米探子,直接插进了麻袋裏,旋即缓缓抽出,槽子都是晶莹剔透的大米。
见此一幕,几名阁臣不禁面面相覷,朱由检亦是眉头紧皱。
按理说,天下灾荒连年,乐陵一带遍地流民,时常要开仓賑粮,不可能还有这么多存粮的啊。
这就奇了怪了。
朱由检不信邪,又隨机捅了几个麻袋,无一例外,裏面都是白花花的大米。
一时间,朱由检不禁有些迟疑,出神地看着槽子裏货真价实的大米,心想难道自己错怪赵逵了?
可乐陵的情况,又確实是太反常了,乱世之中,这座小城能独善其身?
正是此时,范景文神色严肃,走到朱由检的身旁,耳语道:“陛下,世间焉有桃花源,山河破碎,百姓飘零,臣以爲,这乐陵城,定然暗藏猫腻。”
朱由检亦有此感,他虽什么也没说,脸上却若有所思。
此时,赵逵就站在不远处,眼见范景文跟朱由检说悄悄话,他不由紧张地嚥了口唾沫。
……
官仓裏查不出什么端倪,朱由检等人索性便离开了。
走出大门,朱由检深呼吸了口气,转身对一众阁臣道:“咱们去百姓家中瞧瞧。”
众人点头表示同意。
而赵逵闻言,神色微动,脸上顿时闪过一丝不安之色,转瞬即逝。
眼尖的范景文,瞬间捕捉到了赵逵脸上一闪而过的慌乱,不禁眉头一皱,心中已然篤定,赵逵必然有所隱瞒。
与此同时,朱由检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但他依旧是不动声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