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李玄黄讲完玉皇宗的过去,元恪对这个宗门也进一步的了解了,如果非要给一个评价的话,那就是奇葩。
其中最奇葩的就是那位二代祖师,活了几千年,愣是只收了一个徒弟,而师祖则在他的基础上,翻了个倍——居然收了两个,可这两个,似乎也把收徒这件事给忘了,直到元恪出现。
元恪摇了摇头,心说,我不会也和他们一样吧。
李玄黄无暇顾及元恪的想法,起身往另一个方向走去,准备开始下一个话题。
元恪也急忙跟上。
李玄黄最终停在了一个书架前,上面摆放着一个个玉简,每一个都流光溢彩,质地非凡。
从卖相上看,比刚才那个强了不知多少倍。
元恪好奇地打量着这些玉简,心里则在猜测它们的用处。
“这些玉简,就是我们玉皇宗传承至今,所积攒下来的功法,都是一代代流传下来的。这里面,有的是一整套完整的功法,可以一直修炼到飞升;有的只是残缺的,但却威力非凡。你想修炼哪个,你自己决定。在此之前,为师先给你讲解何为修行。”
“练气期的修士,通过吸纳天地间的灵气,将之纳入己身,转化为自身的灵力,从而可以施展术法,以及凭空驭物,同时,也开辟自己的丹田,随着灵力的增长,将逐步迈入筑基。
筑基期,顾名思义,就是在筑仙道之基,任何事情想要做好,都要从基础开始,修行之事,自然也不例外,在这个阶段,修士要一步一步构筑自己的修行之基,任何事情都不可马虎,而筑基期也是修士由人化仙转变的第一步,因为它的下一步就是结丹。
不同于练气和筑基的是,金丹期的修士已经和常人开始不同了,他们体内凭空多了一枚金丹,这是前两者所不具备的……
后面的,等你修为上去了,为师再和你细说。”
听了师父一大段话的元恪,用了一段时间才消化完他所说的话。
回忆了一下师父的主要内容,元恪问出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师父,既然你说到了结丹之时,才是由人化仙的第一步,那是不是可以直接结丹,跳过前面的过程呢?”
李玄黄深深地看了一眼元恪,思考了片刻,道:“理论上是可行的,只是对于修士自身的要求过高,即还未修行之时,就可以比肩其他的筑基圆满的修士。
而这样的生灵,往往都来历不凡,有的是自身血脉高贵,有的是服下了某些天材地宝,灵丹妙药,使他们起点便比他人高上一截。”
听了师父的话,元恪懂了。
只要你够强,你就可以为所欲为。
而自己感悟的那套功法,则是虽然你现在不强,但只要你跟着我一步步走,你也会变得那样强,甚至比他们还强。
也就是说,上面所说的是可以实现的。
元恪心里一下子激动了起来。
李玄黄看了一眼蓦然变得沉默的徒弟,微微一笑,却没有在意。
他知道这个徒弟身上有秘密,只是他不在乎,就像他从没打算过问,元恪身上的先天清气是哪来的一样。
而且有秘密的也不止他这徒弟一人,他有,他师兄也有……
“这些功法你随意查看,想学哪个学哪个,有不懂的再来问为师,至于法术嘛,你现在还没踏进修行之路,对你而言,还为时尚早。”
元恪见师父不打算现在就传他法术,他也没辙,同时,他心里也清楚,就是让自己学也学不会。
只是元恪可没打算就这么算了。
“师父,弟子也觉得自己现在还不适合去学法术,”元恪先是肯定了师父话语的正确性,“可是,弟子若是没有自保之力,遇到危险可任何是好啊。”
元恪的意思是,师父,你总得给弟子一件宝贝吧。
李玄黄觉得自己徒弟说的很有道理,不由得开始思考送他什么比较合适。
思来想去,李玄黄把目标定在了某个物品上。
随着他右手一翻,手上便多了一样东西。
元恪定睛一看,发现就是昨天的那个葫芦,心说莫非要把这个送给我?
元恪还挺眼馋这个葫芦的,只是他不能先开口,万一师父待会儿从里面拿出来一个别的东西,那多尴尬。
“这个葫芦跟随为师多年,还是你师祖送给我的,如今为师已经用不到了,只是偶尔用它来代步,今日便把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