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
元恪一时没接受王伯口中的信息,忍不住惊呼出声。
那个孩子现在也就才四岁,想乱跑都没力气走出镇子,那么,王伯的意思是那孩子被人贩子拐走了!?
自从第一次见面之后,元恪经常和他们接触,尤其是在下午的时候,他爹带着他在镇子上散步,偶尔遇见元恪,也会很懂事的叫他“叔”,元恪对这个孩子很是喜欢,经常买些小零食送给他。
如今乍一听闻这个噩耗,元恪只觉得心里一慌,脑子整个全乱了,一时间忘了问王伯具体是怎么回事。
而其他的客人听到王伯提起此事,就开始议论纷纷,等元恪回过神来,发现他们说的正是这件事。
“这些狗日的人贩子,小铛那么懂事一孩子,怎么就……,唉,这群畜生真他娘的不是东西。”
“谁说不是呢,前天这孩子不见了,小唐一天一夜没合眼,到处找孩子的踪迹,最后昏倒在了野外,幸亏被人救起来了,不然……,可等他醒了,又开始找了,这样下去,身子骨肯定遭不住啊。”
“今天我去隔壁的镇子,听说啊,他们镇上也有孩子丢了,而且还不止一个,而且,还不止我们这两个镇,我们附近这几个镇,都有孩子不见了,加起来得有十几个了。”
……
元恪浑浑噩噩的听他们讲话,机械似的往嘴里塞着食物,脑子里则在整理这些信息。
有人偷孩子,还不止一个;
行动范围很大,波及方圆几十里;
还没有停止,人贩子还在继续作案;
……
随着他们吃完走人,讨论结束了,元恪也没有心情再待在这里,匆匆结账离开。
走出镇子的元恪,心里还是一团乱麻,习惯性地开启了神行符,按照熟悉的路线走着。
此时,元恪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脑子里想的除了人贩子这件事之外,还有另一件事……
在元恪的世界观里,这世上分为好人和坏人。
好人受人爱戴,坏人遭人唾弃。
人人都想和好人交朋友,因为好人对他而言,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而对于坏人,人人都心怀谨慎,便是坏人都会提防着其他坏人。
好人,自有人为他们歌功颂德,建宗立庙;
坏人则要接受法律的制裁,被写入史册,遗臭万年。
至于好人和坏人的定义嘛——只做好事的就是好人,做了坏事的就是坏人。
听起来似乎不太公平,当一个做了一生好事的人,做了一件坏事之后,他就丧失了好人这个称谓,而做了一生坏人的人,只需要做几件微不足道的好事,就会有人来提他洗白,大肆鼓吹他的善良,他的良心发现……
元恪不是在思考万一人贩子做了好事之后,算不算好人这个问题。
因为在他心里,有些事属于禁忌,一旦做了,就不能再称得上是“人”了。
既然不是人,杀了也就杀了!
“妈的,宰了你们!”
元恪倏地停在了原地,同时心里也做好了决定,要把他们全部毙掉。
杀心一念起,刹那天地宽。
既然决定要宰了这些畜牲,元恪也不回山上了,转身向镇子上走去,心里也开始想起了办法。
当然,元恪心里明白,自己的主要目标是找回这些失踪的孩子,杀这些人只是次要目标。
只是要怎么找到这些孩子呢?他们现在究竟在什么地方?
这些问题最简单的解决办法,就是抓住这些人贩子,然后从他们嘴里得到答案,所以,现在的问题,就成了怎么抓到他们。
若是容易抓到,他们早就被抓住了,至今还逍遥法外,也说明了抓他们的难度。
元恪一边走一边思索着,若是能碰到他们这在作案,或是在他们逃跑时截住他们就再好不过了。
可是这些都只能看运气,元恪不想把成败赌在运气上,而且以前的无数次抽奖,也说明他不是有大气运之人。
“应该怎么做呢?”
元恪一时也没什么头绪,只好把注意打在了调查他们的作案规律上,比如:他们的作案时间,是早上还是晚上;作案地点,看看都是在什么地方下手的,以及他们挑选的对象……
希望能从这些里找出蛛丝马迹,然后逮到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