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廷弼从没想到赵敬思的回答竟会如此出人意料。
熊廷弼如今身陷囹圄,然而他真的反省过吗?
他反省过什么?
辽东战事一触即发,谁不清楚其中的风险?派他去的时候,他曾自信满满,最后却发现力不从心。
人很难改变整个大环境,败北确实是败了。
但这全是他一个人的过错吗?
这其中大半并非他的责任。
然而,没有人能理解他,他只能在这阴暗的天牢里度日如年。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最能理解他的竟然是赵敬思,那个曾被称为奸臣的赵敬思。
赵敬思道出了他的困境,诉说了他的无奈。
正当熊廷弼转身离去之际,他并未喊出:“赵大人,可以带我去看一下你的军队吗?”
赵敬思回屋看了熊廷弼一眼,随后深思熟虑,还是开口道:“你先等等,我先去跟陛下请示一下。”
赵敬思无法直接将熊廷弼从牢中带出,但这个事情还是要禀报给朱由校。
朱由校听完赵敬思的话后,说道:“想不到你还真的能说通他。”
赵敬思回应道:“这都是陛下给他的机会,他若能铭记陛下的恩德,便抓住了这个机会。”
朱由校摆手说:“那可真是胡说八道了,朕可不相信他。”
“他若真想悔过自新,也不至于在牢里老实等死,连上书求饶自证都不做。”
“罢了,他确实有些才能,跟随你也是个好事。”
第2天,赵敬思带了熊廷弼来到了自己的军营。
此时,赵敬思已经建成了很多座军营,都分布在京城的各处。
赵敬思是不可能把熊廷弼全部带的走遍了,最主要是带着他来到了炮兵的。
进到了军营外面的时候,熊廷弼就发现士兵手里都拿着火枪居高临下。
只是这些人虽说都拿了火枪,这火枪跟熊廷弼所见过的火枪完全不一样。
其实这个火枪也不是普通的火枪,这是最新的栓动步枪。
赵敬思回来也有半个月了,回来的路程中又过了两个月,所以军营又搞出了几百支步枪,基本上装备在警备部队上面。
现在天启一式步枪和天启二次步枪都已经停产了,全力生产天启三四步枪。
现在赵敬思甚至连铁质铠甲都不生产了,士兵普遍只装备有最普通的纸甲和棉甲。
赵敬思直接重新搞了个工厂来制造纸甲与棉甲,速度也提升了。
之前那些制造铁铠甲的工匠,全部是用来制造新式栓动步枪。
赵敬思是打算明年4月份左右竣工建奴的,到时候应该能够装备6000支以上的栓步枪。
这可几乎是倾全国之力了。
赵敬思带熊廷弼进到军营里面,胖子连忙出来迎接。
赵敬思带着熊廷弼越往军营里面走,熊廷弼就越觉得惊讶。
这是赵敬思的军营,跟他见过明军的军营完全不一样,这里显然没有什么混子,并且哪怕是巡逻的军队也都是露出彪悍之气。
同时,离开营帐的士兵们也是两人成行三人成列,背的全部都是火枪,连带刀子的都是极少,最多也就是火枪上面有把刺刀。
赵敬思对此司空见惯,但是在看在熊廷弼眼睛里面,这是一支精锐之师啊!
随后,赵敬思继续带他参观了步兵营,熊廷弼拿着一把栓动的步枪,看着新式步枪展现出来的威力,再也站不住了。
他很是感慨,“如果大明的军队都装备如此厉害的火枪,让大明军队驱逐一个区区的建奴,何其与容易啊!”
赵敬思转过头来看了熊廷弼,说道:“直到现在,你还认为之所以没办法击败建奴,就是因为火枪的问题吗?”
“你信不信,我要是提供给辽东的军队火枪,很快就会有一部分火枪流到建奴那边去,也会有一部分火枪丢失,找都找不回来,谁敢去查谁就要死。”
熊廷弼愣了一下,随后叹了口气,感觉得到了深深的悲哀。
赵敬思说的这些话,全部都是真的,他最明白辽东军队是什么样子,恐怕情况比赵敬思说的,还要更加的悲观。
等到赵敬思带他参观迫击炮和天启一式火炮之后,他是彻底地惊为天人了。
两种火炮的威力是超过他的想象。
五六里地的外的一处土房子,被一炮过去后,就什么都不剩了。
无论是准确度还是威力,他都是他没有见过的,甚至是他完全无法想象的。
他们根本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