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柔那边儿正拉着翠微给自己安排的满满当当的事务,或许自己忙起来才会缓解自己内心的胡思乱想。
这边儿赵祯也没有了闲逛的心思,叫上内官快马加鞭回宫去,直奔大娘娘的寝殿去了。
大娘娘呢,刚起没多久,应付完后宫里的琐碎事务,以及一些没必要的走过场的请安,正悠闲地坐在那儿品着茶,手里还拿着一本儿书看着。
“大娘娘,昨个儿得您的令,让注意着官家出宫了没,这不,今儿早上一大早,下边儿来人报说官家着便装出宫去了。”大娘娘身边儿的女官崔嬷嬷报说。
“哼,怕是又找那个姑娘去了,不过一个没有任何身份背景的小官之妹,”大娘娘越说越生气,“也不知道那一点吸引住了咱们的官家,这几日恨不得住到宫外去。”
“大娘娘息怒,”崔嬷嬷劝慰说:“官家喜欢就喜欢吧,何必因为这般小事儿而生气呢?您昨日回来的时候不是已经通知礼部准备帝后大婚的事宜了吗?还差人把消息散布出去,要老奴说大娘娘完全可以放宽心了,这事儿已经板上钉钉了。”
大娘娘听着没说话,只是嘴角微微上扬,昭示着她此刻的好心情。
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接着,“官家到——”门口儿太监尖利的声音响起。
赵祯的脚步再没这么快过,衣摆都要甩出花儿了。只见赵祯走近大娘娘,直接先行礼问安,不得不说赵祯的规矩礼仪还是顶顶好的。
大娘娘让人给赵祯看座,一切有序进行,只是安静的很,殿中烛光因为奴才们的动作而摇曳,搭配上两位权力顶峰的人的静默和严肃,颇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
“大娘娘,朕刚刚出宫去听到坊间多有谣言,一时之间怒不可遏,想着不知是哪起子嚼舌根子的小人胡说八道,可得好好儿查查清楚,这等人就应该逐出宫去,这宫里容不下她。”赵祯开口便是试探之言。
“哦?还有这事儿?哀家非常赞同官家的看法儿,这宫里的人真是该管管了。”大娘娘还是那样一般笑模样,“官家,哀家有些好奇是什么谣言能让官家气成这样?”
大娘娘眼睛一直盯着管家,脸上也一直带着慈母般的笑容。可若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大娘娘的笑意并没有直达眼底,相反还给人一种深不可测的感觉。
“坊间竟有传闻说朕即将大婚,还说礼部官员已经在准备了。”见大娘娘明知故问,赵祯也接着装傻:“大娘娘,您说,这不是诋毁皇家声誉吗?这难道不应该彻查到底吗?”
大娘娘突然放声大笑,说:“官家是说这个事情啊,”忽然脸色一边,面无表情淡淡地接着说:“若是官家是为这件事儿动气的话,那官家大可以放宽心了,宫中没有这样的人。关于官家不日要大婚的消息是真的,哀家已经下旨让礼部准备了。”
赵祯没想到大娘娘这么直白,呆滞了片刻,说:“大娘娘为何不与朕商量一下?”
“官家,皇后已经崩逝一载有余,前朝多少大臣递折子谏言另立新后,官家以与皇后伉俪情深驳回去多少折子,哪个不是说再等等。”大娘娘语重心长地说:“不久前,哀家说亲自为你选个新后,你还记得你当时怎么说的吗?”
赵祯稍加思索就记起来了,但他并没有开口说话,因为那句话于现在的他不利。
大娘娘看穿了赵祯的想法,并未戳穿,接着说:“当时官家对哀家说‘但凭大娘娘做主。’这不,我为你选了一个家世容貌都堪称上等的曹家女儿,官家以为如何?”大娘娘还继续问赵祯。
“大娘娘,曹家姑娘自然是极好的,”赵祯说,“只是,朕不想立她为皇后。”
“哦?怎么?官家也看上了一个姑娘?”大娘娘装着什么也不知道接着问,“是哪家的?英国公张家?勇毅侯徐家?还是?”
“都不是,”赵祯一看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心一横,说,“朕想娶盛家的女儿为后。”
“盛家?哪一个盛家?哀家怎么不记得汴京城的勋贵人家里有一个姓盛的。”
“不是勋贵人家,是扬州新擢升上来的六品承直郎盛紘的嫡亲妹妹。”赵祯继续说。
大娘娘眼神突然凌厉起来,看着赵祯说:“可是昨天跟官家同游的姑娘?”
“大娘娘,是的。”赵祯庄重地跪在地上,很是郑重地说,“恳请大娘娘恩准。”
“既然官家都这么郑重了,”大娘娘声音忽地提高,明显是已经有些许愠色了,“那哀家也可以明确地告诉官家,哀家绝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