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出了圃田泽,就到了荥阳。荥阳可是个好地方。荥阳因荥泽而得名。《周礼·职方》中说:“河南曰豫州,其山镇曰华山,其泽薮曰圃田,其川荥雒,其浸颍湛,其利林漆丝枲(xǐ)。”再者,荥阳因鸿沟而声名大噪,更是有“中国象棋之乡”的美誉。
这不,薇柔她们刚吃过饭准备出发,却发现人群突然拥挤起来,热闹起来。人人擦肩接踵,连绵不断。
“韶梅......”薇柔刚一开口叫名字就被打断。赵祯对着自己的小厮说:“平安(赵祯的小厮),你去看看,这突然人声鼎沸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平安领命后立马就去办了,一刻都不敢耽搁。赵祯转头一看薇柔正看着他呢,条件反射就要解释:“我带的小厮都是男子,他们办事方便。更何况,我怎好让你劳累?”
听到赵祯的话,薇柔“噗嗤”一下笑了出来:“你同我说这些做什么?我自是知你的,知你都是为了我考虑的。”
......
“启禀官......”小厮差点说漏嘴,刚吐出一个字就瞟见赵祯的目光看过来,吓得立马改过来:“公子,他们说这是去参加这儿的一个棋会。”
“棋会?”赵祯说,“看起来这里的读书人很多呀,棋艺精湛呐儿。”赵祯感叹道。
“公子,他们参加的是象棋的棋会。那个老叟说他们这儿主要是以象棋为主的棋会。每年都有这么一遭。”见赵祯以为是围棋,那小厮立马补充。说完汗津津地看着地面,生怕被赵祯处罚。
谁知,赵祯根本没有想到这一茬儿。反而听到都是象棋为主,眼神之中更加震惊:“朝堂上那些文官都以围棋为主要棋艺,这象棋棋会倒是第一次听说。”说完不由得感叹:“看起来我还是不够了解百姓们啊。”
“六郎,我们先顺着人群走着,”薇柔对赵祯说:“一会儿寻个机会脱身出去,还得赶路呢。今日若是耽搁了,后边儿两日就要累着了。”
赵祯点了点头,拉着薇柔的手,稍稍揽着她,时刻紧盯着,生怕被撞着了。
人群越来越热闹了,走着走着依稀都能听见棋桌上呼朋唤友的声音,一阵阵叫好的声音都要把他们淹没了。这时,薇柔见到人群中出现了一条比较大的缝隙,但一看这嘈杂的情况,就知道这个时候说话已经没用了,轻轻拉了拉赵祯。赵祯感受到当然是第一时间就低下头去看。就见薇柔指着那条缝隙,做出一个走的动作。赵祯瞬间明白了:是要从这儿走的意思。
两人互相搀扶着,就要挤过去。突然,一个人影冲了出来,吓得赵祯立马就把薇柔挡在身后,眼神之中带着浓厚的防备,直直地盯着冲出来的那个人。
说来奇怪,那人布衣上打满补丁,可言行却总有一点儿读书人的影子。
“公子”,那人低头看了一眼自己拉着旁人衣袖的手,讪讪地笑了,语气中满是歉意,“公子莫怪,小人性子急了些,不过并没有恶意。小人见您衣衫华贵,定是贵人。今日正是棋会,众人都想参加一下搏个好彩头,小人自然也不例外。可是,小人没能找到合适的友人,偶然看到贵人,小人就想着烦请贵人跟小人对弈一局。”说完也不等赵祯说话,直接就跪了下去,看着很是恭敬地喊出声来:“小人请贵人移步——”
这一声喊得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过来了,看着周围百姓的目光,这下赵祯竟有些骑虎难下了。薇柔不傻,这情形明显很不对劲,她拦住赵祯,看着赵祯的眼睛,紧皱着眉头,狠狠的摇了摇头。赵祯不想让薇柔担心,微微一笑,安抚性地拍了拍薇柔的手背,想让她放下心去。可这哪是随便就能放心的事儿?
薇柔跟着赵祯朝着棋盘的地方走着,本以为没什么事了:毕竟不都把贵人拉过去了吗?谁知那男子突然把话头引向了薇柔:“想必这便是大娘子吧?大娘子风姿绰约,定是大家之女。”
薇柔搞不懂她这么说是为了什么,但还是回答:“您误会了,我家与公子家是世交,这番同行也是家中长辈托付。”
“姑娘莫怪,小人妄加揣测之言,还请莫放在心上。”那男子倒能屈能伸。
赵祯与那个男子一起坐在那里竟然在认真下棋,这让薇柔很意外。尽管如此,薇柔还是时时刻刻盯着周围,生怕突然出现什么刺客。两刻钟过去了,赵祯的棋都快下完了,周围依然没有异样。
“啪——”一声瓷器碎裂的声音传来。薇柔赶紧看过去,发现是那男子因为输了棋猛锤桌子把茶盏震掉了,也就没当回事儿。她很开心地就去找赵祯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