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烤肠下肚,娃娃们看着杨建设手里新串起来的烤肠,就跟一群饿狼看到了肥羊。
有金喃喃说:“太好吃了,太香了,比肥猪肉还香,比香肠还香!”
其他娃娃猛点头:“真香,太香了!”
“没吃过这样的东西,难怪都叫它香肠,它可真香呀。”
“队长叔,咋还有这么好吃的东西?我想带一根给俺奶奶吃,她肯定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香肠。”
杨建设说:“行,烤出来以后分给你们,你们愿意自己吃也行,愿意带回家去慢慢吃也行。”
后面再烤香肠他有经验了,不过不可避免还是容易烤爆肠衣。
二十根香肠,他只留下一根自己尝尝味道,其他的都分给娃娃们。
吹了吹烤肠散去高热,他咬了一口,顿时有油汁在口腔绽放。
确实是香啊!
这东西真好吃。
而且它口感也特别好,脆脆的、弹弹的,嚼起来能吃到肉,让人真是满足。
哪怕吃过了鸡蛋灌饼配胡辣汤这般美食,杨建设还是得说:
这烤肠是他吃过最好吃的东西!
主要是荤油太足了,这家伙太香了,油汁满口的感觉太好了。
腻!
腻的人心里满足!
这年代的孩子懂事早,他们知道这香肠好吃,然后并没有继续吃,而是用苞米棒子带的干苞米叶给小心翼翼的包起来装入兜里。
香肠用来香香口就好,要填饱肚子得靠烤地瓜!
地瓜一旦被烤的熟透,那么哪怕隔着一层烤干的泥土也有独特的香气。
杨建设掏出一个烤地瓜砸开——
脆干的土层‘咔嚓’碎裂,露出里面烤到干燥的地瓜。
寒冷的冬日清晨,烤熟的地瓜冒着腾腾热气,这个信号立马激发了娃娃们的进食欲望,一个个吞着口水开始忙活。
掏灶扫灰、伸棍掏瓜,砸碎干泥,剥掉地瓜皮双手轮流拿着用嘴吹气降温……
一套流程下来,坐在地上的娃娃们吃的眉开眼笑。
时不时的有娃娃被噎的瞪眼伸脖子,要是被噎狠了,还有娃娃站起来蹦跶几下子。
有金懂事的先拿给了杨建设一个。
于是杨建设和娃娃们并排坐在一起,看着远处海浪荡漾、海鸟纷飞,然后开开心心的吃烤地瓜。
生于山沟、长于山沟、刨出山沟,最终被人在山沟里吃掉。
这些地瓜完成了它们在山沟沟里的一次使命轮转。
杨建设慢条斯理的吃掉分到手的地瓜后站起身,拍拍屁股走人。
他拿着先前用的烧火棍,吹着口哨、慢慢下山,一时之间好不自在。
下山之后他今天就不出海了,得去大队委办公室上班。
他毕竟已经是生产队的民选队长了。
以前这职位是他父亲的,社员们有什么事都找他,现在他父亲没了,没了好几天,恐怕社员们也有事需要干部来处理。
这样杨建设就得去为人民服务了。
正好,他回家吃了早饭准备去大队委的时候,沉寂了好长日子的大喇叭忽然响了起来:
“……棉纺十七厂、嗤嗤、用改、嗤嗤、革精神抓企业整顿,改进经营管理,完善责任制,提高了经济效益,成为沪都第一家全面整顿验收合格的大企业……”
“苏杭地区从高初中毕业生中培训处农技骨干7000多人,既改善了农业科技力量比较薄弱的状况,又使想要跳出农门的初高中毕业生安心为社会主义发展做建设……”
听到这两条晨间新闻简讯,杨建设一愣。
坏掉的大喇叭修好了?
当时公社的机电维修员不是说已经修不好了吗?
带着疑问、听着广播他去往大队委办公室,新闻还在继续,从国内新闻转入国际新闻:
“阿拉伯埃及共和国总统穆罕默德—穆巴拉克和夫人一行在前往曰本访问途中,今天将在我国、嗤嗤、嗤嗤暂停留。中午,沪都人民政府、嗤嗤、嗤嗤嗤嗤——”
“砰!”
本来顺畅的广播忽然响起了‘嗤嗤’的电流噪音,然后就在杨建设抬头观望的时候,大喇叭忽然跟挨了一炮仗似的发出闷响。
大喇叭没在电线杆顶上。
他快步赶到大队委办公室,此时门外有三个人,一个是使劲甩手的杨学文一个是在嚼地瓜干的杨大宝,还有个陌生面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