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织技术等不断提升学院的影响力,以至于原来最不被看好的农学院现在一被人提起来无不伸大拇指的。原来可以说是误打误撞进来的老师和学生如今也都远超期望的实现了自身价值,而学院本身的吸引力也不断增强。
但是说到读书人最向往的学院,还是非文学院莫属,虽然文学院目前除了沈从心提供的改良印刷技术之外,只有一项改良纸张勉强算是文学院的自主研发项目外,暂无其他品牌产业。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活字这两事也能看出这个世界与地球的不同,按照地球现在这个阶段的发展水平,活字印刷的出现还需要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哪知道人家现在已经有了,听说是一个印章匠人提出来,让沈从心不由得叹服历史的偶然。
这些都是题外话,还是回到文学院,它最吸引人地方在于文学院自助管理的,面向沈家学院各年级学生开放,面向全社会半开放的,当今世界规模和藏书量都是第一的校图书馆——“天一馆”。
图书馆的建立从学院未正式招生就已经开始着手进行,因为单是书籍的整理归类就需要很多人手和时间,沈从心也是五年前一回搬修园就在周围各个城镇张贴告示,说是沈家收集了天下各门各类的书籍,准备建立一所前所未有的图书馆,将古往今来的图书典籍一一收藏,供天下学子共飨,诚广征天下贤士,不论男女老少,只是想要集众人之力共成此事,为天下一心向学之人提供一个可以集中查阅他们需要的书籍的机会,并许诺图书馆建成后将会有重酬。
这道告示发出后,短短三四个月的时间,吸引了数以千计的学子前来应征,不过经过审查,根据她们的年龄、学识、性格和出发点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沈从心最后有些一言堂的定下三十六个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更出人意料的是选了一位年近五十的鳏夫作为组长总体统筹此事,其余各人都各司其职,专门管理某一种类书籍的整理、目录的编写等等。
最终人选定下来的时候,引起了不少人的怀疑,因为单单选人前后就花费了近四个月的时间,最后人已经定下来的时候,却没见到一本书。
毕竟图书馆顾名思义首要的是书而不是人,现在大张旗鼓的选了这么多人,却没拿出一本书来,若不是他们都已经见过将要成为图书馆的那座高大宏伟的古怪建筑,很多人恐怕就要怀疑沈家是在沽名钓誉!毕竟对于一个图书馆来说——没有书的话根本就是巧夫难为无米之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