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长在祠堂附近见到了这个荷包,正急着找失主呢!”
李父拉过自己的女儿,见姜儿没事才松了口气。
回来的时候在门外听说见血了,可把他吓坏了。
“要不是我赶巧路过,见到这个熟悉的荷包,你是不是也要骂姜儿是白眼狼!”
李父真不能忍。
一而再再而三!
磋磨他也就罢了,磋磨他媳妇孩子算什么本事!
真当他没脾气?
老村长也挤进院子里。
看着李奶奶撒泼打滚的样子直叹气。
“李奶奶,我不是告诉过你,李擎是县太爷身边的红人了,你怎么还敢打他!”
说着,老村长走到李擎身边。
看着李擎受伤的手,他满是皱纹的脸上闪过担忧。
却不是对李擎的担忧。
而是害怕县太爷知道了这事,降罪他这个村长的担忧。
李母在一旁说道:“原来是娘自己不小心弄丢的,我就说呢,那么大一把锁,大侄子哪来的本事溜进去偷钱。”
李奶奶脸上有些不自然,却没有丝毫愧疚。
她站起来拍拍衣衫,嘴里嘀咕:“还不是李擎这小子,半天挤不出一个屁来,早说不是他偷的不就好了,还害得我问那么久!”
你还有理了?
李姜瞪着大眼。
一副没见过这么厚颜无耻之人的样子。
村长脸上是恨铁不成钢:“行了行了,你少说两句!”
这时三婶拿了药油回来。
“守财媳妇,这个给你,李擎没事吧,有事可得找郎中看看,别光想着省钱啊!”
李擎总算是开了口:“多谢三婶,我没事了。”
少年还是一如既往的倔强。
三婶看着比自己都高了的李擎,道了句好。
“散了,大家都散了吧!”
李父遣散聚在家门口的村民,神情不大好。
村民们也都能理解,各自扛着锄头回家去了。
村长离开之后,李父把院子的门关上。
“奶奶,你把大兄的书烧坏了,大兄还怎么赔给人家?”
李姜言辞义正的说着。
李奶奶一把把荷包收进腰带里:“怎么,你还打起了我银子的主意了?那是李擎自己的事,你这么操心,不如自己把书的银子补上不就好了。”
说着,她生怕银子保不住一般,脚步飞快的回屋去了。
这一幕给李母看的心梗。
天底下怎么会有这样的长辈!
李父安慰道:“管她,也省的听她念叨。”
李姜看着李擎受伤的手臂:“娘,先给大兄上药吧!”
李擎都没有说话的机会,就被人拉回屋里去了。
李父在一旁心疼看着烧毁的书。
“大侄子,这书是从哪来的,咱们得赔多少钱?”
这书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阅读的,李父这个现代人读起来格外艰难。
李擎声色淡然:“张元正府上拿的,县太爷也是知道这件事的。”
“那不用赔钱吧?”
李父侥幸的想着。
县太爷赏的银子还没捂热,就这么花出去他心疼。
“不用。”
李擎摇头,可这本书他才看到一半。
当时他正在厨房里,看书看得入迷,不料李奶奶突然闯进来。
不由分说的把书夺走,拿到墙根边上烧了。
“那就好。”
李父松了口气。
这时却见李姜把手藏在身后,悄咪咪的进来。
李姜在李擎身前蹲下,掏出两本书。
一本是燕朝行水注,一本是本草经。
“大兄,你若是喜欢看书,我这就有两本,要不你先拿去看。”
李擎眼神一直。
“这书……你哪来的?”
他说着接过书,爱不释手的摸了起来。
这书还是新的!
就仿佛他是第一个翻开这本书的人。
李姜摊开手:“大兄喜欢?那就给你了。”
反正她也看不下去。
一来阅读顺序看不惯,二来还都是生涩的古文。
交换物资的老头给了她几本书,她只留下了插图多的。
这两本书是字最多。
不如借花献佛好了。
李擎眼神一亮,不过很快冷静下来。
他看着李姜的脸,又看了看一旁烧火做菜的李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