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擎虽然不理解李父为什么让自己大白天沐浴。
但他还是照着做了。
说来也怪,最后他穿上那件青色长衫时才惊讶的发现。
这衣服居然意外的合身!
李擎系上腰带走出门去。
“哇——”
还没等他开口,门前候着的李姜就发出一声惊叹。
李姜看得两眼发直。
明明在李家村的时候,李擎留给她的印象还是一只瘦弱的狼崽子。
如今这才过去几个月!
李擎怎么就变成了身材挺拔,宽肩窄腰,还有两条大长腿的翩翩少年呢?
难道是人靠衣装?
李姜想起李擎之前总是一副灰扑扑的模样。
只有李擎骑上马驰骋而去的时候才能从他眼里看到少年意气。
其他时候,李擎更像是蒙了尘的珍珠。
可珍珠就是珍珠!
给点水一洗,就能焕发出他本来的光彩来。
李擎撞上李姜一双亮晶晶的眼眸。
不知怎的,他竟有几分不自在。
按理说,他很讨厌别人这样明晃晃的打量他才是。
可李姜一份星星眼的样子看着他,他竟然不反感。
心底甚至还有丝丝的畅快。
想到这,他不由得把背挺得更直了。
李姜的惊呼声引来了李母。
李母惊喜的看着面如冠玉的李擎,转头喊来了李父。
“老李啊,快来看看大侄子!”
她之前还觉得一家人穿越吃苦了呢。
现在想想好像也没那么苦。
毕竟他们还白捡了一个模样俊俏的大侄子。
就李擎这张脸。
她逢年过节的时候带出去串门好不知道多有面!
李父闻声赶来:“媳妇,怎么了?”
李母脸上带着笑容指向李擎:“你看,我给大侄子挑的衣裳不错吧!”
他俩说着走到李擎跟前。
李父上下打量焕然一新的李擎,眼里是止不住的得意。
“好,大侄子这身正好!”
李母左看右看,总觉得好像少了些什么。
她一拍脑袋,钻进马车里掏出一块玉观音。
“男戴观音女戴佛,来,戴上瞧瞧。”
李母不由分说的把玉佩待在了李擎脖子上。
她这样的举动让李擎有些手足无措。
“多谢二婶,这玉佩贵重,还是不必了。”
这玉观音是顾城凛派玄五送来的谢礼里的东西。
这玉佩质地温润,看起来就价值不菲。
李擎说着就要把玉佩摘下来。
李母赶紧拦住他的动作,笑容里透着满意:“别摘,你带上多合适!”
一旁的李姜跟着点头:“就是,大兄戴上观音更好看了。”
李父转着圈打量李擎,有种看自己最得意的作品的欣赏。
“这下体面多了,走,大侄子,叔带你进城!”
李擎这才明白李父让自己沐浴的目的。
“进城?咱们进城干什么,砖和瓦不是能烧出来了吗?”
李父嘿嘿的笑:“上车你就知道了!”
李擎不再追问,撩起袍子踏上了马车。
今天是蒙山郡的圩日,县里格外热闹。
李父驾着马车驶过街道,渐渐走上城东的大道。
李擎在车里,却一直关注着外面的情况,注意到这个细节的他皱起了眉头。
二叔这是要带他去哪?
大燕朝以东边为尊,往往一座城池的东边都是达官贵人住的地方。
蒙山郡也不例外。
他记得李父出门前带了不少银子。
难道是要在城东买什么东西?
他正思索着,马车停下了。
车帘外传来李父的声音,“大侄子,咱们到了!”
李擎跳下马车,抬头望着“青松居”的牌匾,眼里是不尽的惊讶。
他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
就像前世朝中的文官都喜欢找个清净的地方吟诗作对一样。
而青松居就是这种文人墨客青睐的地方。
而且,前段时间他还听说了一件大事。
汴州的大儒士颜鹤卿来乌疆府讲学了!
大燕开国六十二年以来,能被称为大儒士的学者不过三人!
此次讲学的颜鹤卿就是其中一个。
这样的大儒讲学,青松居的东家是一定会清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