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王安似有所悟,王柔便忍不住想考教这小子一番。
“逸之,你不妨猜一猜,父亲为何让你如此匆忙赶去辽西迎娶那赵家女?”
王安略作思索下,立刻就懂了
“兄长的意思是说,赵威豪虽表面与那阉宦赵忠决裂,实则两人暗中有默契,二人互为表里?”
“说得好!”
王柔一拍大腿,击节赞叹
“逸之,没想到你大有长进到这番地步!既如此,为兄也就放心让你去洛阳当郎官了。”
一旁的王泽也是捻须颔首,看向王安的目光极为满意,便接上了话茬
“这赵威豪虽然表面上与赵忠决裂,但每次他在地方任上出了政绩,朝廷都会第一时间知道,又及时得到升迁。
“虽然每次所到之处多为苦寒之地,可反观之,这种地方却是最容易出政绩的。如此反复下,此人才得以在36岁便能主政一方,成为一郡之主。
“所以父亲对此早有预料,此人定与那赵忠有了默契!”
王安轻轻额首,深以为然,看向两位兄长的目光中少有地多了丝感激。
要是没有二人提醒自己,恐怕他还会继续作死,失去这么一个大好机会。
而如今,一旦自己娶了这赵威豪的女儿,未来只要不像袁术那样脑残去称帝,那基本就稳了。
想起此前那“虎、狼、蛇”所言,王安嘴角含笑
一个乡间大户,凭着与大宦官家旁系子侄的仆人扯上关系,便能肆无忌惮到这份上。
那我一个大宦官的侄女婿,外加一个素有清名的2000石郡太守女婿,还有两个亲哥都是封疆大吏,有这三重身份,往后数年还不得横着走!
且将来哪怕赵忠倒台,自己有这位素有清名的便宜岳父在前面顶着,也不会跟着倒霉。
这是既当了婊子还要立牌坊的好事啊!
难怪那死鬼老爸临死前如此着急,让我立马去迎娶那赵家女!
思忖间,王安忽然想到一事,便出言提醒对方。
“两位兄长,我也有件要紧事要告诉两位兄长。”
“以后兄长如果在治下发现有太平教人在传教,定要立刻将其抓捕,千万不要犹豫”
“哦?此话怎讲?”
……
一个月后,老王家坟头边上的草庐,门外,王安正向两位兄长拜别
“逸之,此番一别,也不知何时能再度聚首。
王柔满脸欣慰地看着向自己躬身行礼的王安,叮嘱道
“如今局势不稳,匈奴、鲜卑人又频繁南下,此番北上,你务必要小心!”
“大兄说得没错。“
待王柔说完,一旁的王泽也跟着附和
“其实按我说,三弟何不走井陉入冀州,再从容北上,总比直接北走去那什么雁门郡要强。”
“那雁门,可是经常有鲜卑人劫掠的。”
“鲜卑人不就是那些拿着骨箭的蛮人嘛,这还有啥好怕的?”
王安却不以为然
老子有关羽、胡车儿,还能怕了这些落后的蛮人?
随便出来一个,都可以打他们全部!
“三弟切莫大意!“
见王安不知轻重,王泽急忙解释
“自从5年前,朝廷兵分三路征讨鲜卑,却被那檀石槐分而歼之后,鲜卑人就越发猖獗。年年发兵南下劫掠,有一次甚至差点打到了太原!”
王泽脸色越发凝重
“正是有此大败,负责领兵的夏育、田晏、臧旻都被免了官,我与你大兄,还有你那未来岳父,才得以走马上任。”
“鲜卑人当真如此猖獗?”
王安不敢置信。
不是说好的一汉顶五胡吗?
当年穷横穷横的匈奴人都被汉武帝给收拾得服服帖帖,最后还分裂,不得不跑去祸害欧洲去了,留下来的那些也归化了朝廷。
这鲜卑人哪怕再厉害,还能比得上当年的匈奴人?
“三弟切莫轻视鲜卑人!”
一旁的王柔见王安还是不信,当即端起长兄的架子,肃容说道
“自檀石槐崛起,先是统一鲜卑各部,后又尽得匈奴故地,一统漠北。乃至于在弹汗山建立王庭,在鲜卑各部仿汉制,更是在5年前击溃我汉军后,由是猖狂。”
说到此处,王柔也不免叹气
“我久在河套,与匈奴王庭多有来往,深知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