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大木桶!”中年妇女在姑父简单比划了一下,姑父一看好家伙够大,估计要有两个大缸口那么大。
姑父眨眨眼,随后又问道:“大姐,是咋坏哩?是漏水吗?”
中年妇女还没有说话,一旁的小孩就奶声奶气地说道:“俺奶说被耗子啃了!”
“别瞎说!”中年妇女赶紧对着小孩嘟囔了一句,随后抬头看着姑父说道:“就是有点漏水,其它的没啥的!”
“哦”姑父淡淡应了一声,想想之后说道,“那俺去看看到底能不能修哩!”
中年妇女点点头,走在前面给姑父带路,路程倒是不远,大概也就四五六百米这个样子,也就十分钟左右吧,一行人来到了一座老房子的门前。
姑父抬头一看,这房子看起来应该也算是之前的富农人家了,可能许多的同学不知道,以前的时候,根据家境情况会大概分出这几种:资产家庭、地主、富农、中农、贫农、
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口号会喊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
一进院里,这中年妇女就冲着屋里大声喊道:“娘,娘,给你送包子来了!”
喊着,中年妇女就轻车熟路的走进了屋里,而姑父则是很规矩的在院子里安静的等着。
那个年代,当儿媳的都是很不错的,自家里做一点稍微好点的饭菜都会给老人送去尝一尝,也许用你现在的眼光看来不就是一顿包子吗?
这有什么好吃的?
但是在那个年代,包子,饺子,都是好饭菜,平常人家一年也很少吃几顿肉包子,新蒸出笼的都要先送给老人去吃。
哪里像现在,都是老人紧着儿媳妇吃喝,还生怕伺候不好了。
姑父说,这是一个南房带西房的家,河南方言也叫拐角院,西屋一般都是给客人住或者是放些杂物,有的就是搭建一个简单的棚子的用来养牛养羊什么的。
不大一会儿的时间,中年妇女从屋里走了出来,手上的小竹篮已经不在了,只见她笑吟吟地指着西屋的门说道:“在里面了,去里面看看吧!”
姑父点点头,将自行车立好,随后跟着中年妇女走进了西屋之中,一进这西屋之中,姑父一眼就看到了放在屋子中间的大木桶。
没错,就是古代女人用来洗澡的大木桶!
姑父眯眼看一看,这还是一个椭圆形的木桶,高大概有一米多一点,在木桶的下面还垫着几块青砖头,地上还有点未干水迹。
看样子应该是经常洗澡,中年妇女指着那大木桶底部一角说道:“就是那有些漏水,其它的没啥事,你给看看,能修不?”
姑父顺着那中年妇女的指向看去,只见那底部的一角已经裂开,等着姑父再蹲下身子低头看去的时候,才发现,好家伙还真如同是那小孩说的一般被老鼠给咬了。
姑父伸手用手指扣了扣那被咬开的裂缝洞,里面的木头都已经糟了,一股淡淡的蚤味从里面散发出来。
“大姐,这都糟了….”姑父转头抬眼对着中年妇女喃喃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