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贫苦人家出身的将领,韩浩对于徐州被屠杀的那些百姓有着深刻的共情。
这并不是嘴上说说的。
早在他年少时,为了保护同县的父老乡亲,韩浩就曾经召集过不少青年一起抵抗盗匪,也正是那个时候起,他第一次发现了自己在军事上的出色天赋。
看着对面人数超过自己这边三四倍的盗匪落荒而逃,年轻的韩浩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能力。
或许在这乱世,他是有能力去改变些什么的。
早点终结乱世,让大汉一十三州的百姓再次恢复到往日的安宁。
这,便是他的初心。
然而不幸的是,他第一次被征辟的对象,是当时并不算特别出名的河内太守王匡。
在这群星闪耀的年代,王匡并没有太多的能力,所以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韩浩都觉得自己的前途一片黑暗,只能欺负欺负附近的山贼草寇。
后来他又去了袁术那里,被任命为骑都尉,虽然手底下有了一点军队,可是在名门世家的眼里,他这样的贫寒出身是不可能得到重用的。
万幸的是,在韩浩觉得自己可能就要蹉跎一生的时候,他遇到了属于自己的白月光——夏侯惇。
和其他世家子弟不同,夏侯惇是一个很好相处,而且毫不藏私的人。
仅仅因为一次偶然的交谈,夏侯惇就发现了他的能力,并一直把他带在身边,充当他的副将。
而韩浩也因此可以大展宏图、一抒胸中才华。
两人能力互补,又脾气相投,很快就结为了至交好友。
虽然说平时的时候,韩浩也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影响着夏侯惇,但是到了这种层面的事情,就远没有他插嘴的余地了。
甚至于,就连夏侯惇也没有资格插嘴。
“元嗣,我知道你心里苦闷,但是这种事情我也没有太多的办法,”
看着韩浩一脸惆怅的表情,夏侯惇也觉得心中有愧,当即他便站起来,拍了拍韩浩的肩膀,
“现在我们能做的,也只有暂时维持住兖州的安稳,给孟德打造一个稳定的大后方,同时也要让兖州的父老乡亲们可以切实地过活。”
“这个自然,即便元让你不说,我也是这么打算的。”
韩浩对此自是没有什么异议。
对于如何安稳乡民,他可是要比夏侯惇等人要了解得多。
如今虽然正逢乱世,但是老百姓哪里懂得什么乱七八糟的口号。
毫不客气地说,在这个时代,那些黔首们就是一群会说话的牛羊罢了。
他们早就不是人了。
时至今日,韩浩还记得当初在自己老家剿灭山贼的时候,在山贼老巢里看到的那些衣不蔽体的妇女。
形如枯槁、状似朽木。
当时韩浩还问过那些女子,为什么只有他们几个人在这山上,之前被掳走的其他人呢?
那些女子听到韩浩的话并没有开口回答,而是默默地指了一下旁边的锅釜。
其他的人,已经被饥饿的山贼们充当口粮给吃掉了……
而这些还活着的女子,其实都知道自己以后的命运。
如果韩浩晚几天攻破山寨的话,那她们也难逃成为别人腹中餐的宿命。
可是,即便知道自己马上就要被人吃掉,她们却没有一个人选择逃跑。
固然,这里面有山贼看管严密的因素。
但是更多的,还是因为她们知道。
一旦自己下山了,等待着她们的,终究是被饿死的命运……
所以,在必定会被饿死,还是能吃两顿饱饭后再被人烹杀之间,她们都选择了后者。
这件事给当时的韩浩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以至于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韩浩对肉食都有了些许的恐惧。
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韩浩知道了。
这群为图一顿口粮,不惜将自身卖作肉食的黔首们,对于他们来说,活着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这天下谁来当皇帝,他们不管。
这乱世要持续多久,他们也不在意。
这大汉要死多少人,他们更是无所谓。
他们只在乎,自己下一顿能不能吃上半碗饱饭。
他们,只想活着,即便是如同牲畜一般地活着,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种恩赐。
想到这里,韩浩不禁深吸了一口气,定神看向夏侯惇说道: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