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他在徐州杀的人太多了,这一点虽然有为父报仇这个光明正大的理由,但是说出去总归是有些难看的。
所以,这个时候曹操就在刻意把罪责强压给徐州的百姓,试图给自己找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然而简雍却不吃这一套,始终他都咬死了,徐州百姓是无辜的,有能力你去找陶谦报仇啊?别照着百姓瞎霍霍。
甚至于到了后面,简雍不但拿徐州举例,示意他如果以后他真的有强占下徐州的那一天,到时候又该如何治理徐州呢?
继续贯彻复仇,把百姓杀绝?
还是给自己留一条退路,选择一片富饶肥沃的徐州土地?
而且在最后,简雍还刻意点了一下兖州。
他曹操今日敢如此屠戮徐州百姓,谁知道他日兖州的百姓会不会也如此被人宰割?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这一句话,曹操无法回答。
如果回答了,那他就是在拿自己的诸侯生涯去做赌注。
一个不能庇护自己治下百姓的诸侯,绝对得不到百姓的拥戴,即便他的兵力再怎么强横,可是没有粮饷,这一切都将如泡影般转瞬即逝……
至此,压价战略宣告破产。
问题又回到了最开始的话题:
他曹操该付出怎样的代价,才能把自己的得力大将,兼亲族第一人夏侯惇给接回来。
这个问题至关重要,夏侯惇在的话,不仅能帮他处理民政,甚至于在某些时刻也能给那些想要投奔他的世家做个表率。
而最关键的是,夏侯惇代表着他的原始股——夏侯家的利益。
作为曹操最坚定的盟友,夏侯家的态度绝对是他不能忽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