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郎经过几天的折磨,早已经疲惫不堪,承受不住。
如今小姑姑肯给自己一个机会,哪会拒绝。
“儿子愿意,儿子愿意!”
教人读书跟搬砖相比,他当然更是愿意选择前者。
不说辛不辛苦,只要你是教书育人,哪怕只是给小朋友做个启蒙,也是要被人尊称一声夫子的。
两者之间根本就没有选择的必要。
“好,爹也希望你能做好!这也是爹看在你小姑的面上,给你的最后一次机会。记住,机会是别人给的,但脸面是自己争取来的,懂吗?”
李老大也是语重心长的提点道。
大郎看着爹郑重其事的点了点头。
他明白,这真的是自己最后的机会了!
他虽然不知道小姑姑为什么会给自己这次机会,但是既然给了,自己就要认真的抓住,要不然,自己就真的是科考无望了!
从这天起,李大郎就开始了他的启蒙夫子道路,每天都异常认真的给小朋友们讲课。
现代有一句话叫想要知道自己学了有多少,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教。
李大郎也是好面子的,与没正式上过学堂的小姑姑的相比,自己好歹也是童生了。
读了这么多年的书,是怎么都不肯让自己屈于她之后,所以哪怕只是教村里的小朋友都异常的认真。
而一旦上心,他也很快的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这种的认知让他觉得很羞愤,却也给了他不少的动力,让他在准备功课的时间上也是越来越多。
李老大偶尔也有旁听下儿子的教学。
虽说一开始有点不尽如人意,但是瞧着越来越用功的儿子,教学也一天比一天好起来,心里也是充满了安慰。
大郎的转变他看在眼里,他这回也是真佩服小妹能想出这么个点子,也感激她的大度。
不得不承认娘经常说的一句话:小妹是有福气的人,是咱们家的福星!
也许,娘说的还真的是对的,良善之人不福薄啊!
还在困惑中的李宝儿也不知道因为自己的一时害怕,导致李老大对自己有这么高的看法,她现在一心都被韩承德上回的话给抓去了全部的心思。
直到有一天,无意间看到一个小朋友抓了两个鸡蛋来跟四郎换了个粉笔,她才惊了一身,突然有点顿悟。
他的意思,该不会是让我去寻求秦家的帮助吧!
粉笔的价值肯定会让人眼红,以李家根本保不住,所以要找秦家帮忙。
秦家家风好,看在老七的面上,都会护着自己,也可以给自家些好处,作为合伙人,帮李老大开个学府也是容易的事 。
这样李家才能站起来,才有些自保的能力!
是这个意思的吧?
李宝儿被自己的想法给惊的是坐立难安!
只是她想不明白的是,韩承德,他怎么给自己提这个醒?
真的是无意间听到陈掌柜说的吗?
只是无论她有多心急,也只能等李老七他们回来了商讨后了再说。
毕竟短时间内,粉笔这东西也不会传出去,而李家也刚和睦下来,她也不想因为自己的瞎猜,又给李焦氏他们添麻烦。
…………
人多力量大,李家的新房忙碌干了大半个多月,终于上了梁。
里里外外的簇新跟体面是惊艳了所有来观礼的人,那些一起帮着来干活的人,每个都细致的跟着来人介绍着新房的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