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回李家也是花了大价钱盖了这青砖红瓦,共二十八间房,主三间,包含了李宝儿的一间房跟一间堂屋,其余的也依旧是按顺序排下去。
老大家的五间房,据说是每个孩子一间,还有一间书房。
老二三间,老三也是五间,老四老六老七各三间,连老五的三间也准备着。
不过老五没在,李焦氏就说先让闺女用着,做书房仓库什么的。
还有各房大大小小的厨房柴房,院落等,这些都没有算上去。
因为李家盖的房子多,买的材料也多,所以卖家还送了不少的废砖废瓦。
所以这里里外外的院子也都是用青砖红瓦盖成的,又结实又好看,过来帮忙的人回去没少跟人吹嘘。
要说这回李家新房最有特点的就是李宝儿要求做的一个炉子,听说叫烤炉。
干嘛用的大伙是不知道,但这上面叫李宝儿用蜡笔上了颜色画了张大笑脸倒是好笑,小孩可喜欢围着转了。
另一个就是李家的围墙,是户户隔开,又都在中间安上了两扇大门,也可户户相通。
用李老头的话说是:孩子多了太吵,这样自己能安静些,要看谁不顺眼,就把他的门一关,让他面壁思过去。
众人听的也是哈哈大笑,跟李老爹调侃道:“哪有当爹这么直白的嫌弃孩子,也是孩子们孝顺,由着你来!”
原本还猜测是不是因为董家学了吃食兄弟是不是有些不合的,反倒因为李老爹的嫌弃都打消了念头。
毕竟这房子是相连的,户与户之间是相通的,如果不合,也不会盖这样并排的房子。所以这个话题反而在李老爹的自我嫌弃中打消了,都认真的看起了上梁。
这上梁在这时代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不管你房子盖的多大,盖的多漂亮,都要认真的挑一个黄道吉日,把亲朋好友送来的五谷,放在红布袋里,绑到要放在全屋最高的那颗木头上,一起安装上去。
在起粱的过程中要放鞭炮,还有一些李宝儿听不懂的词语,由一群汉子呼喝着。
每呼喝一句,粱高一分。
当粱到最高位置的时候,族长作为五福人,早就在屋顶,把事前准备好的喜糖是一把一把的往下扔。
而一起观礼的妇人和孩子,等的就是这一时刻,齐齐上去抢。
这抢的不单是喜糖,还有福气!
谁家抢的越多,也就代表着这家的福气越是深厚,也很快就能跟着盖又大又好的房子。
李家这房子在十里八村都是头一份的了,所以来观礼的人是特别的多。
很多都是打听着李家的上梁日来的,想要沾沾李家的喜气。
大家都希望自家也能跟李家一样,不但盖个青砖红瓦的房子,还能有空房出来给以后的孩子们备用着。
这年头生的孩子多,许多孩子都还没有自己的房间。
就像李家以前也是一样,不管你生了多少个,都在一个房间里面,中间隔了一个帘子,把父母男女隔开就行。
这样的生活不但不方便还没有隐私,特别是孩子大了的,要是没有房子,成家也都是个问题。
所以李家房子盖的这么多,最开心的莫过于李家的孙子辈们。每天一空闲的时候,就在聊以后到了新房要如何如何,可开心了呢,就连一向稳重的二郎,今天更是带领着弟妹们的跟着一块在那边抢着喜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