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挤在一起的三个人,心明镜一样。
有采购和质检在,传唤的又是自己和三弯子,这都是秃子头上的癞蛤蟆一样了……
平安镇派出所里,钱亦文和三弯子被安排在一起,坐上了两个二尺来高的小木凳。
钱亦文一边在心里抱怨乡镇派出所条件差到连个冰凉儿、带箍的铁凳子都没有,一边看着身边的三弯子暗暗发笑,生怕过一会儿被他的尿骚味给熏到。
啪……一条麻袋,重重扔在了地上。
老吴上前打开麻袋,把里面的东西倒了出来……
钱亦文扫了一眼,是几捆子黄芪。
不用说,这些黄芪成了倒霉的呈堂证供了……
正想着,王维忠和一个中年妇女也走了进来。
那个中年妇女钱亦文也认识,正是王维忠带着刘忠去县里时替他的那个人。
王维忠恨恨地扫了一眼钱亦文和三弯子,在一旁坐了下来。
桌子后边的一位年龄稍大的公安对老吴说道:“吴同志,你说说吧,怎么回事。”
钱亦文留意到,桌子后面的两个公安他都不认识,显然不是平安派出所的。
看来,这事儿还有点大!
老吴拿起一把黄芪,三下五除二打开了捆,散在了桌子上。
“同志,这一捆黄芪不到三斤,就有好几根假的……”
“发现多久了?”公安问道。
老吴两手一摊:“发到省里做饮片的时候,上了铡刀才发现芯子里的颜色不对……”
区别还是明显……
老吴一边说,一边吃力地撕开两根药材说道:“你看看,这哪是一个色儿……”
公安问道:“你们县药材公司,收上来东西不做质检的吗?”
老吴紧张地说道:“肯定做呀!不过,主要的检验工作还是在收药材的供销社这边。
“我们每次抽检可都是合格的,而且都有记录的……”
公安听了老吴这套熟悉的小嗑儿,又转向了王维忠:“你们是怎么做的质检?”
王维忠说道:“同志,我们是一没设备二没专业知识。
“供销社的质检,只能靠两只眼睛看,具体把关那还得看上边儿……”
二人你来我往地说了半天,公安气得一拍桌子:“你们俩在这打乒乓球呢?
“不归你管,也不归他管,难道说这责任是我的吗?”
二人听了,不再言语,双双低下头去。
钱亦文心中暗笑,此等国术,原来由来已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