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找小说网 > 回山乡,媳妇儿,咱不为王谁为王 > 第233章 老边的祖传牌匾

第233章 老边的祖传牌匾

“边叔,你坐稳点儿!”

一声招呼过后,钱亦文两手间的一枚托钉照着老边的脑袋就飞了上去。

懂的都懂,你不照着脑袋扔,上边的人接不住,不信你就找个机会试试……

老边两只脚盘在木马上,看准时机抄手接住了托钉,小心在意地把两枚托钉轻轻敲进了横梁。

回头向下喊了一句:“掌柜的,你上上眼,看看正不正当……”

一边说,一边向后闪了闪身子,眯眼仔细打量起来。

老边头儿的一系列动作,看得钱亦文心惊肉跳,下意识地伸出了双手做托举状:“不歪,不歪!

“边叔,你快下来吧!”

正与不正,不在于眼,而在于心……

老边听了钱亦文的话,终于放下心来,用力将托钉敲进了横梁,然后才顺着木马出溜下来了。

钱亦文扶着老边落地,才算是松了一口气:”边叔,这岁数的人了,咱以后可别再干这悬事啦,又不是没有轻手利脚的年轻人。”

老边嘿嘿一笑,从腰后拽出了烟袋:“年轻人毛手毛脚的,把我这祖传的东西给我碰坏了,你赔得起吗?”

一边说,一边拔着脚脖子上的倒戗刺。

钱亦文仔细一看,果然那上面的小字写的,正是“民国多少多少年”……

有些东西赔得起,但这东西有价儿吗?

老边能把祖传的老匾挂到柞树沟,说明了点啥问题……

像金牌一样,很多象征性的东西,其实际意义大过于本身价值。

就如一个拳手惧怕和渴望着金腰带,他其实只是恐惧着持有金腰带的人,并渴望着有一天能把金腰带据为己有。

老边从谨小慎微地同意回到青峰山,到现在能有这样的举动,让钱亦文很是感动,一时竟不知说什么好。

虚头巴脑地说几句客气话?总觉得难与老把头的一番心思对称……

老边不以为然地笑了笑,帮他化解着尴尬:“一个月在家也待不上几天,还挂那儿有啥用?

“正好这儿缺,就挂这儿吧,出来进去的还能看上一眼。”

抬头看了看匾,老边一边装着烟一边又皱起了眉头:“你这眼睛是不是长斜了?我怎么看着好像不太正当呢?”

钱亦文开起了玩笑:“边叔,一点不斜!谁要是敢说斜,你让他把头歪一下就行了。”

老边一口烟呛进了肺管子里,指着钱亦文笑骂了一句:“有问题不解决,把提出问题的先给解决了,哪有你这么干的?”

钱亦文一愣,好想问问老头这句是不是他的原创,下个世纪才流行的词他怎么会呢?

“边叔,先别急着抽烟了,咱们去吃烤肉吧。”

老边想了想说道:“烤肉?那可是慢工,得一会儿能烤好,吃的时候来叫我一声就行。”

说完后,老边头也不回地回了酒坊。

钱亦文正看着老边的背影出神,不知何时赵奎中站到了身后:“这个怪老头儿,八个大酒窖楞是自己一个人抹的泥,谁都没让插手。”

钱亦文笑了笑:“嗯,老头儿人很好,就是脾气怪点。”

赵奎中不解地说道:“也不知道他用的那是啥泥,抹完了之后,就一股子香味直打鼻子……”

钱亦文轻笑一声:“姐夫,山人自有妙法,人家那可是祖传的东西,能让别人随便插手吗?

“就和他也不懂二极管、门电路一样……

“走,回去帮着试试生熟去!”

孟繁军的手艺,可是真不赖!

还没等人都来齐,就喂饱了一个。

糊香的味道儿,勾引得小钱多肚子里的馋虫直劲儿地往上顾涌。

毕竟,能与这味道相媲美的,大概只有四爷爷半夜从房山头掏来的家雀(巧)儿了。

那东西,放到灶坑里一烧,满屋的香味儿!

显然,烧过的家雀儿并不具美感,但却很香……

眼前的味道,似乎也并不比那个差。

钱多虽然被英子给拎走了几回,但转了一圈儿,忍不住又迂回过来。

趴在桌子边上,盯着孟繁军手里的夹子,眼珠子都不错一下。

偶尔也会抬一下头,眼巴眼望地看一眼穿着白制服的陌生大厨。

仿佛在提醒着老头儿:我,你看看我……

孟繁军看着想吃却又不哭不闹的钱多,觉得好玩,就专门给他挑一些薄点的,放在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