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我是记者,想采访你一下。”
一边说,一个小证件本在钱亦文面前一晃,又迅速揣了回去。
钱亦文笑了笑:“一群农民,有啥好采访的……”
那人说道:“同志啊,你太谦虚了!
“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你能把日子过得这么好,能自费带着老人们出来参观,这本身就值得学习和推广嘛。”
钱亦文一边看着他摊开本子,开始写字,一边想:这个记者,话说得很贴纲,但这字……
写得可确实是不怎么样!
钱亦文强忍着要揭穿他的冲动,耐心地和记者同志聊了起来。
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
从二大爷放羊现在都不用人了,到自家山上种的水稻亩产达到了800多公斤;
再到四婶养的母鸡拒绝闲窝,一天不下两个蛋不吃食……
写得记者同志直甩手腕子。
那人见钱亦文又接了一杯水,丝毫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赶忙打断了他。
“同志,这些已经很具有代表性了……”那人嘿嘿一笑,“我还是采访一下老人们吧。”
钱亦文点头笑道:“好!您随意。”
那人凑近了二大爷的耳朵:“大哥,过上这样的日子,感觉幸福吗?”
正倒酒的二大爷吓得一捂耳朵,往旁边闪了闪身子。
斜了他一眼后说道:“幸不幸福的咱先不说,二哥我真不聋……”
那人尴尬一笑,放低了音量:“有今天的好日子,感谢谁呀?”
二大爷嘿嘿一笑,指了指钱亦文。
那人开始动笔。
二大爷瞄了一眼,七七八八的,写了一堆……
我侄子,有那么长的名字吗?(你知道他写了什么吗?)
当下,专心喝酒,不再理会记者。
车到中途,记者同志收拾好行装,准备下车。
钱亦文忍不住好奇,问了一句:“记者同志,哪个报社的呀?”
那人琢磨了一下,嘿嘿一笑:“青瓦台公社旱城村广播站站长……”
原来,他是这个小地方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