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钱亦文一大早就接到了广庭荣的电话,说是有部分猪毛已经到位了,还问了史再良什么时候去。
钱亦文放下了电话,一回头,大爷不知何时已经坐到了窗边。
最近,大爷来的次数明显比平时多了。
在劳作中,大爷找到了乐趣……
“大爷,正好今天有空儿,我带你去柞树沟吧,看看你那一亩田。”
大爷哼了一声:“你那么好心?
“我都听半天了,你不是要接史再良去吉春熬猪毛吗?”
钱亦文嘿嘿一笑:“大爷,你这么说话,多影响咱俩关系呀?”
这老头儿,看破别说破,大家好里儿好面的多好,非得来这么一嘴。
大爷说道:“你得跟我回家一趟,我把买的那点菜籽拿来……”
看着大爷提了满满一个小提包上了车,钱亦文笑道:“大爷,你买这么多菜籽,得花不少钱吧?
“咱可别到最后一算账再赔钱!”
大爷说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只要人勤快,收成怎么还不比种子多。”
钱亦文说道:“大爷,菜籽这东西还用花钱买?
“回老家,划拉点菜籽那还不容易?”
大爷深沉一笑:“留钱干啥?也不能下崽!
“买点菜籽,种到地里,还能多得点。”
大爷的神情,让钱亦文有些不安。
这老头儿,别是听着啥风声了吧?
不然,怎么突然就冒出这么一句呢?
大爷看钱亦文发愣,对他说道:“你三姐来信了,我带来了。
“等一会儿到了地方,我给你看看。”
钱亦文把车停到了路边,他哪能等到了地方再看?
认真看过之后,心头暗喜。
三姐要回来了!
反复看了两遍后,钱亦文心底兴奋起来:“大爷,这信你放我这儿吧。”
大爷的心思并不在信上,自顾催促了一句:“你倒是走啊!”
一封信,放谁那还不一样?
大爷更心急的,是他的菜地。
钱亦文看到路边有个土产日杂店,便解开了安全带。
“大爷,你等我一会儿,我买点东西。”
一大桶煤油和一箱子蜡烛,被店员和钱亦文搬上了车。
车子发动,大爷感慨了一句:“柞树沟这煤油灯,也不知道还得点到哪年……”
买煤油灯,要花钱。山里人一般会自制一盏。吃光了罐头后,这个瓶子就可以用了。
钱亦文没作声。
按这个发展势头,估计眼下是不敢指望的。
那么偏僻的大山里头,连户人家都没有,只有一家鹿场。
想让电力部门给你扯一条专线过去,简直就是在做梦一样。
要是自己解决,那除非是柞树沟有些与众不同的地方。
与众不同?怎样才能与众不同呢?
旅游景区!
钱亦文突然冒出的想法,立马就被自己给否了。
眼下,观光还只是少数人的事儿。
况且,不要说在淞江省,就算是在这东三省里头,柞树沟都并不出彩。
而那种造一尊“几百年前”的佛像,再编一段感人故事的事情,他又不想干。
“大爷,像你这样到山里租一小块儿地,种点菜自己家吃,这种事儿能有多少人认可?”
大爷想了想说道:“我看,没几个人能认可。”
钱亦文说道:“解决了一家吃放心菜的问题,还能当个营生来干,多有意思呀?”
“吃啥菜不放心?”大爷说道,“买的土豆子还能把牙锛掉了吗?”
大爷所处的时代,还不知道农药残留,还不知道催熟果实……
大爷接着说道:“要说是当个乐子,倒行。
“可是,有几家能有这闲钱来租你这点地?
“谁家能有这方便车接送呢?”
看来大爷是认可这事儿的,就像前世他在过了五十岁以后,也梦想着能有自己的一块田园一样。
只是,眼下的条件并不具备。
这种事情只有像大爷、曾繁宇这样的人才能认可,光靠高干来支撑一个产业,并不现实。
不要紧,那就再等二十年再说吧!
咱不是还有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