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找小说网 > 走出高原,中师生奋斗笔记 > 第二章 单位报到

第二章 单位报到

坡,不像川道地区那样平平整整。向西不禁感叹:“这人家住的这么高,怎么取水呢?没有水浇地,他们难道不吃菜吗?如果一直不吃菜,那身体怎么能受得了?他们不会不搬运一些重一点的东西吧,如果要负重而行,需要花费多大的力气、吃多少苦头啊?”瞅了半天,李向西终于找到了郝家墕村的学校。学校在马路对面下方的一道山湾里,远远地看上去有四孔窑洞,窑檐下面的窑码子上面有几个红字,表明它是一所学校。校园不大,没有他很在意的篮球架,也没有围墙和大门,看样子非常简陋。他有点失望,但再想想这学校已经通电了,离马路又很近,以后可以到马路上跑步锻炼,欣赏风景,便一下子又阴转晴了。他甚至考虑要不要把行李放到学校去,这样就不用做无用功了。

休息了半晌之后,李向西还是骑上了自行车,带着铺盖,继续往神仙墕前进。他觉得去郝家墕小学,名不正言不顺,如果没人理睬会很尴尬的。在转来转去的山路上骑骑走走,约摸四五十分钟后,李向西终于来到了位于山顶的神仙墕。神仙墕街道是一个长长的丫字形,街道右手边就是崖畔,下面是沟壑,左手边是零零散散的驳壳和窑洞,上面也是一些层层叠叠的窑洞。向西沿着街道向东行进,依次看到了税务所、粮站、中心小学和一些商铺,也看到神仙墕中学。中学在街道下面的一个山坡上,分为三层,最底层有一个看上去挺空旷的操场,还有篮球架,李向西心想,如果自己能在神仙墕中学教书就好了。一些商铺外面还放着音箱,播放着软绵绵的流行音乐,宣示着这个高山小镇的时尚气息。街道上也有三三两两的闲人,看到向西风尘仆仆的模样,大都会多打量几眼。向西最后来到了供销社门前的空地上,这个地方是连接两个山峁的一个墕口,地方稍微平整宽阔一点,也算是神仙墕的中心广场了,由这里向东延伸出两条街道,一条通向邮政所,一条通向新修的医院。广场边上还有三四个由废弃客车的铁皮车厢改装的食堂,一个食堂旁边还有五六个人围在一块喊叫着下棋。向西看了一下时间,是下午两点四十多,在外婆家出发时是十一点多,这个速度也还说得过去,他心里颇为得意。向西有一位亲戚田卫国,是田家湾村人,接了他父亲的班,就在神仙墕供销社的生产门市当售货员,卖一些五金、食盐、煤油等杂用品。向西父亲和卫国父亲是两姨兄弟,向西以前就认识卫国,只是不熟悉,现在到了神仙墕,就来投奔亲戚,有熟人总比没熟人强。卫国见了向西,颇为热情。向西第一次注意到田卫国长得挺拔结实,面孔黝黑,留着寸头,头发根根上竖,显得精神气十足,就暗自羡慕:“怎么每个人都比我长得好,最需要长相的人,偏偏就没有长相!”卫国听向西说是骑着自行车来神仙墕的,颇为惊诧,他从未见到有人骑着自行车从田家湾来神仙墕。

两人寒暄了一会儿,李向西洗了一把脸,便兴致勃勃地去乡政府报到。从生产门市出来,下了一个长坡,到了神仙墕乡政府。乡政府分为两个院子,每一个院子都有很多窑洞,便问两个蹲在墙下乘凉说话的干部模样的人:“麻烦问一下,教育专干在哪里住着呢?”可能是向西过于客气了,两人稍微一愣,便用手指着西院的窑洞,答道:“在xua对面第二个窑里,xua对面!”向西没听过这样的发音,但马上明白xua就是“斜”,便谢过,径自往斜对面的窑洞走去,心里却在想:“这地方的口音竟然跟川道地区差异这么大,看来我真的是来到神仙住的高山上了。不过,他们人倒是挺好的,没有摆架子,很热心地给我指路!”

掀开印着“神仙墕乡政府”几个红字的白门帘,李向西推开了那孔窑洞的门,里面有两位男人正在说话。一位面对门口,坐在一张大大的办公桌后面,另外一位坐在那张桌子前面的一人沙发上。桌子后的男人问道:“做甚哩?寻谁呢?”看那光景,李向西便知那男人应该就是教育专干肖家梓,他来时在教育局打听过教育专干的名字,便道:“是肖老师吗,我是新分来的教师,叫李向西,来报到的!”肖家梓一听,很热情:“噢,李向西,好——,李老师嘛,来,坐吧,坐坐坐!你报到的还挺早的,是第一个!其他老师也打过电话问过几时报到呢,现在还没来。我看一下,你是黄原师范毕业的?挺好!坐嘛!”李向西看肖家梓没有站起来跟他握手的意思,便自己坐在紧靠门窗的一张可坐三人的暗红色硬木椅上,听他们两人继续说话。他们讲的是一位女老师从神仙墕中心小学调到呼家岩乡的一所村子小学了,他们觉得不能理解,因为那只是一所村里小学,肯定比不上神仙墕中心小学的条件。向西打量那家梓,浓眉大眼,国字脸,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