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找小说网 > 走出高原,中师生奋斗笔记 > 第九章 国庆回家

第九章 国庆回家

过是在经营一种不可能实现的幻象而已,自己依然在逃避现实,而不是面对现实,正视现实,自己苦心经营的一切可能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第二天,向西到县城去了一趟,从神仙墕回来时,他领了两个月的工资,还有伙食补助、书报费等,给母亲上交了二百元钱,还剩几十元钱,他想去买几本书。这段时间他把《战争与和平》又浏览了一遍,觉得收获很多,因此还想读一些外国名著。他在一家新开的叫面包书屋的书店,买了四卷本的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和上下两册的卢梭的《忏悔录》。在新华书店,买了袁枚的《子不语》和两卷本的《宋稗类钞》。买了这些书后,口袋里的钱所剩无几,心里有点后悔,隐隐约约觉得自己这样不计成本地买书,不是在改善自己的生活处境,而是使自己的处境更糟糕。毕竟,他看到很多熟识的人都不看书,更不会花钱买书,他们都在精打细算地过自己的小日子呢。东山小学的郝长书老师就直言不讳地说:“你现在都功成名就了,看那些书有甚用呢,眼格瞅瞅的,把眼睛都瞅坏了,看成书呆子了!”从理智上讲,郝老师说的是对的,自己即使不看书,也可以四平八稳地混一辈子,毕竟自己捧着的是一个铁饭碗呀!再说了,看书也难以改变自己的处境,一名偏僻农村的小学老师,能怎么改变自己的处境呢,即使知识渊博,也没人在乎,看多了书又管什么用呢?

买好书后,向西又转了百货公司、综合门市和好几个杂货店,想去买个洋灯罩。他在东山学校的灯罩一直没有配上,可能是这种洋灯已经停产了,配套的灯罩也很难买到。他先是在神仙墕街道上买,后来还托人在黄河畔上尚未通电的枣林湾、河底以及南原县的石家畔等几个偏僻乡镇的集市上买,都没有买到。很难想象,一个小小的灯罩都会给向西带来这么大的困扰。没有办法,这一个多月,向西只能先看一会儿书,等煤烟呛得难以忍受时,再把灯吹熄,把窗子打开,散一会儿烟味,人躲到校园里,看看浩瀚广阔的星空,看看皎洁晶莹的月亮,看看灰濛濛的群山,休息一会儿眼睛。蹦蹦跳跳,微微出汗,锻炼一下身体,等满窑烟雾散尽了,再回去点灯看书。灯光和油烟之间的矛盾,成了他现在面临的重要问题了。他每天早上起来,鼻孔里都是黑黑的,脸色也是黑青黑青的,窑洞墙壁上的烟熏痕迹也越来越黑,一直通向窑顶。他在原南县城的大街小巷转了好久,最后还是没有买到,人家甚至都听不明白他要什么。

后来,李向西转到了体育场,他想去打一会儿篮球。他的打球兴趣是在黄原师范学校时培养起来的。刚上师范时,向西并不会打篮球,为了强身健体,也开始练习着玩。他喜欢在中午时分,一个人去玩,他睡不着觉,躺在床上更为煎熬难受,还会影响同学们午休,所以就常常一个人拿着篮球,在大太阳底下,乱扔一气。他希望白天加大运动量,晚上可以睡得好一些。渐渐地,熟能生巧,有了一点技术,开始学着跟同学们打半场,也学会了配合、传球和送球,体会到了集体运动的快乐,愈发对篮球着迷起来。晚饭后,他也会和其他同学一起去打篮球。那时的操场还没有硬化,都是土操场,坑坑洼洼,篮板也是木制的,有的篮筐常常耷拉下来,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同学们的打球热情。他们常常打半场,一般是三对三或四对四。向西那时已经开始蹿个子了,由刚入学的小个子,一下子蹿到一米七五左右。他的中远距离投篮手感挺好,不论是正面三分、侧面打板还是没有参照物的零角度,只要没人干扰,一出手就可干净利落地进球。由于身高和臂长优势,他在篮下的功夫也还拿得出手,可以通过各种勾手、背投或者补篮等多种手段得分,在抓篮板方面也毫不含糊,与同学对抗并不吃亏。临近毕业时,随着身体日趋强壮,向西的篮球技术已经相当不错了。其时,向西对篮球的迷恋可谓癫狂,他每天都会在篮球场泡一两个小时。打篮球带来的身体快感似乎冲淡了他的单相思导致的无尽苦闷,也在一定程度上缓减了失眠症。

向西那个时候还喜欢看篮球赛,学校只要有比赛,不管是哪个年级的,他都会站在篮球场边上看得不亦乐乎。整个黄原师范的三个年级十八个班的篮球好手,他基本都能叫起他们的名字来,甚至熟悉他们的打法和强项。那时,黄原每年国庆节前后都组织各个单位之间的篮球赛,黄原师范因为有体育专业的老师,阵容强大,每年都是冠军争夺者。向西的体育老师高大勇长得人高马大,一米八六左右的样子,貌似有点臃肿,但在球场上却灵活敏捷,做出很多高难度的优雅动作,当时的比赛场面直到现在都让向西记忆犹新。他对高老师印象最深的是在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