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找小说网 > 走出高原,中师生奋斗笔记 > 第十一章 夜读《红楼》

第十一章 夜读《红楼》

声,吓人的风也会肆意地把门窗拍打得吱呀吱呀、砰砰咣咣地乱响,钻在被窝里的向西有时甚至觉得有活物从校园围墙里跳进来,要闯入宿舍来似的,他都觉得有点心惊肉跳。怕啥偏来啥,他正钻在被窝里躲藏,可外面的风太大了,把厚厚的门帘卷起来,缠在晒衣服的铁丝上了,风直往门缝里灌,向西只得硬着头皮跳下炕,开了门去收拾。外面依然有清冷凄惨的雪白月光,恍惚之间他瞥见冰冷的铁大门上仿佛有个人在耸立着,霎时间觉得血液都停止了流动,毛发根根倒竖,冷汗哗地一下就冒出来了,再定睛一看,却发现那不过是大门上平时就有的圆柱头。回到炕上,平定心神,不禁嘲笑起自己来,明明天不怕地不怕,却竟然畏惧这再平常不过的西北风!索性打开日记本,雕章琢句来描绘这狂风怒号的夜晚,但又一次发现自己的才力不逮,没奈何,只得利用孩提时就会背的一段陕北说书《刮大风》的唱词来替代,他觉得那些没有什么文化知识的人都比他有才情,可以淋漓尽致地随意铺陈:

叫驴风,儿马风,圪里圪崂刮得哇呜风……直刮得天昏地暗怕死人。上天刮在凌霄殿,入地刮进鬼门城。直刮得大山抹了顶,直刮得小山磨得平又平。千年的大树连根起,万年的古石乱翻滚。直刮得玉女把金童寻,直刮得拦羊娃娃钻串洞。刮得碾盘掼烧饼,刮得碾轱辘滚流星……吱儿刮进来一股日怪风,刮得锅盖呜呜转窑顶。直刮得盆碰瓮瓮碰盆,盆盆碗碗都打尽。

半夜醒来,风停了,窗子上映得亮光光的,还以为是天亮了,看表时才三点多,也没在意,以为是月亮在作祟。起床后推门一看,整个东山都被白茫茫的厚雪所覆盖,校园里钻天杨的树枝本来都是光秃秃的,现成也变成琼枝玉叶,换了新颜。记起前几天读过的尤袤《雪》的诗句:“睡觉不知雪,但惊窗户明。飞花厚一尺,和月照三更。”踩着厚厚积雪,出了校门,雪花还在空中纷纷扬扬、翩跹翻飞、漫天飞舞,不禁有了兴致,索性迎着刺浃肌肤的寒意,转到学校背后的山路上,去看那皑皑白雪中的莽莽群山。山野沟壑都是一片银装素裹,粉装玉砌,以前有的麦苗、枯草和沙蓬都不再可见,山天之间皓然一色,山野里一片寂静,没有一个人影,听不到以前此起彼伏的鸡鸣犬吠、牛哞羊咩的声音,也听不到鸽子、山鸡和乌鸦的鸣叫声,远处群山绵延,重重叠叠,像大海卷起的滔天白浪一样。向西不禁吟起了那首脍炙人口的《沁园春·雪》,在感慨那大气磅礴和旷达豪迈的意境的同时,却隐隐约约觉得,用伟人的诗句也难以贴切地描绘他所看到的壮丽奇特的景观。“北国风光”几句似乎有点抽象,“长城”和“大河”两句,只是虚景,而“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虽是实景,却与东山雪景颇为不同。群山过于雄浑厚重,用轻盈的银蛇似乎不能贴切形容,这里也没有连为一大片的黄土塬,“原驰蜡象”似乎也不适合。向西自己试着寻找词语来描绘,可苦思冥想了半晌,却一无所得,只空披了一身雪花伫立在雪地里发呆。雪丝毫没有停的迹象,大片大片的雪花依然从广袤无际的天空中飘飘扬扬下来,估计自己一个人要在这雪山里呆好几天了。今天是星期三,学生肯定不会来学校了,看这么大的雪,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雪化路开。向西开始担心水缸里的水是否够用,前两天没喊挑水师傅狗娃来挑水,现在学校只有半缸水了,他在乒乓台上挖了一些干净白雪,结结实实地压在另一个办公室的锅里,提防没水时用。校园里还有旱井,有积攒下来的雨水,可以用来洗东西。

下雪天,呆在学校里感觉还好,正可以一个人静静地看书了。他带的小说都读完了,而《红楼梦》主要是在晚上读的,白天向西就读一些乱七八糟的书,这段时间他读了《中国的河流》《科学发现演义》《中国近代史》《中国古代史》和《蒋介石生平》等。李向西后来才发现,除了《中国的河流》外,还提供了一些他平时不熟悉的地理知识,其他的都是一些没用的信息,纯粹是浪费时间。不过这段时间,他在学习英语时还碰到一些含蓄隽永、意味深长的短篇小说,如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马克·吐温的《百万英镑》和莫泊桑的《项链》,都蛮有味道的。读英语原文,比读中译文似乎感觉更好一些。那种语气、修辞和表达方式,一旦翻译过来,就失去了原来的韵味。

一个人被困在学校里,白天的日子还好过,困难主要还是在晚上。第二天晚上,向西经历了一件奇葩之事。大概在晚上七八点钟点左右,向西已吃过晚饭,收拾好,正在马灯下写日记,忽然听到似乎有人在说话。他吓了一跳,头皮发麻,大雪封山,不可能有人,而且已经是晚上了。他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