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众人皆有了几分醉意。
崔氏美眸流转,笑道:“李仲公子,我听闻你聪慧,不知是否才情过人,是否有诗词天赋呢?”李继微微一笑,谦逊道:“伯母过奖了,乡野小民初识大字,怎敢谈论诗词歌赋?”
程处默在一旁插话道:“李仲兄,你就别谦虚了,快快展示一下你的才华,让我们开开眼界。”
程咬金也跟着附和道:“小小年纪别太深沉,拿出你在皇宫怼杜如晦的风采,再说了,我们老程家除了夫人文采斐然,我老程略通文采,其余均是棒槌之才。”
听到这里的李继不免得撇了撇嘴,回到:“您是真的敢说,谁不知道程大将军武功盖世,但未曾听闻将军有诗句传与天下啊。”然后让大家对着程咬金起哄。一时间众人嘻笑颜颜。
程处弼也跟着附和:“对呀对呀,父亲,你要是有好的诗词,快说来听听。”说着还冲李继眨了眨眼。程咬金一听,立马站起来就是一脚:“臭小子,居然敢跟你爹我耍心眼,是不是觉得我的拳头不够硬?”
之后的宴会性质就变了,程咬金打孩子看的李继瞠目结舌,好家伙这一脚踢出一米开外是真的不怕打死啊,虽说是屁股那肉厚之处,但节目效果是真的爆炸,看的李继连喝好几杯酒。
大唐人好诗歌,主要受隋朝的影响,是长层人士倡导的社会风气,可以说诗歌造就了唐朝的文化底蕴。唐朝的诗歌也大致分为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打闹完后,又回到了之前的话题,程咬金当着李继的面气不过打了程处弼,却也开始构思词句来,他从缓缓踱步到扎耳挠腮,最后气急败坏到说出:“秋深近重阳,大家相欢聚。宴请宾客酒,我作重阳诗。”借着季节憋出了一首诗。说完长出一口气,面露得意之色,举杯示意众人喝酒夸赞。
一瞬间,然后除了李继与崔氏面面相觑,其余人全都放开大嗓门鬼哭狼嚎,大声叫好,给足了程咬金面子。李继用呆滞而麻木的面容,朝着程咬金微微颔首,扭头拿着空了的酒盅往旁边走去。扭头的瞬间,僵硬的嘴脸一阵疯狂的抽搐。崔氏已经把脑袋深深地埋下,这特娘的能叫诗?
程咬金虽然只是粗通文墨,但好歹有自知之明,方才得以之色退去。看见了李继和崔氏的神情动作当下就不乐意了。对着李继说,:“来来来,你小子也作一首重阳诗,跟我老程比一比,做不出来你就准备看看我的马槊锋不锋利。”
程处默附和道:“李仲兄,你若是有好的诗词,不妨说来听听。我爹可是猛将,下手没十天半个月是好不了的,也免不了伤筋动骨。”
李继推辞不过,又不好做出重阳诗将程咬金比下去,毕竟自己记得大多都是传世名篇,无奈只好借着长安城来述说诗句,熟思片刻轻声吟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众人听了,皆是一愣,随后纷纷叫好。
程处亮赞道:“好诗好诗,李继兄真是大才啊!”
崔氏眼中闪过一丝异彩,微笑道:“李仲公子果然才华横溢,思绪片刻便可得佳篇,但我观其似是半篇诗,若有余下不妨尽数道出。”
李继谦逊道:“多谢伯母夸奖,不过是一时灵感所至,当不得如此赞誉,却有下篇但不符合当下长安,只是我心中所想的长安城。”那我就不卖关子了,李继吟道:“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崔氏叹道:“这次是诗,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皆有一定的规律,你那韵脚都不能转换的诗实在是丢人现眼。”
只见程咬金也不以为意,无耻的说到:“俺老程本就是武将,粗识文墨,作诗不行又能如何,当兵打仗岂能凭借诗句取胜?再说了,诗词再好不能马上杀敌不算大好男儿。”
两小只看完闹剧后听到了程咬金的话说到:“就是,就是,我以后也要做大将军,上阵杀敌,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哈哈哈,好!我程家儿郎果然有志气!”然后抱起兄弟俩就拿胡子扎着玩。
看到父亲与弟弟的互动程处默笑道对李继说到:“我们程家就是这样,相处久了你就习惯了,李仲兄,你这诗要是拿去参加诗会,肯定能夺得头筹。”
程处弼接口道:“就是就是,李仲兄,你可要多作几首好诗,让我们也跟着沾沾光。”
程处亮看着李继得到了众人的赞许心中很不爽,但来者是客,碍于父母兄弟都在,没有挑刺,只是默默饮酒。崔氏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