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找小说网 > 饮福记 > 第163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引蛇出洞-1

第163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引蛇出洞-1

沈惟清问过了祖父病情,沉默片刻,又问道:“还未寻到那位宣娘子?”

他这话自然是问驾车的钱少坤。

钱少坤笑道:“你家那小娘子既盯上她,必定会找出她来。冲着那些悬赏,朱家桥附近的士庶们眼睛睁得可大了。除非那宣娘子一辈子不露面,不然早晚给人认出来。要么蒙面或戴帷帽,要么露出脸上的胎记,她往哪里躲?”

沈惟清沉吟道:“这人步步为营,偏生让其他人看到了脸上的胎记……我怀疑,她脸上根本没有胎记。”

钱少坤叹道:“沈兄,宣娘子狡猾不假,但你家那未婚娘子也不赖。我们虽未抓到她,但我听你家娘子口吻,应该有后续对策。她既能将她揪出来,就必定能将她找出来!”

听得他赞阿榆,沈惟清不由微微一笑,身上的疼痛也似淡去了不少。

沈家有其根基在,即便江家有许王撑腰,他也有把握保全自己,甚至保住自己和阿榆一世无忧,但总不如阿榆快刀斩乱麻揪出真凶来得利落。

这小娘子,狡黠刁钻,却有勇有谋,让他安心得很。

或许,这样别具一格的宗妇,最适合家大业大的沈家。

正想着时,却闻得马蹄声伴着阵阵铃声急促传来。

钱少坤听见,立时将马车赶往路边避让;大道上其他行人,亦纷纷避到一边,让出中间的大道来。

片刻后,便见一名铺兵纵马疾驰而过,腰间铃铛一路碰撞,丁当作响。

钱少坤惊疑道:“是军情急递。难道北方又有战事?”

本朝驿路通达,每十里或二十里便设有递铺,用于传递官方文书。

普通公文及寻常官员书信以步递传送,紧急文书及赦书以马递传送,另有急脚递,多与军情相关,昼鸣铃,夜举火,疾行如电。

遇到这类急递,官员士庶均会退避一侧,让其先行,以免贻误军政大事。

北境这两年虽不曾有大的战事,却也时不时遭遇袭扰。如今忽见急递,钱少坤第一反应自然是边境出事了。

沈惟清却已猜到了些因由,眸中幽淡光芒闪动。

“江大夫奉旨巡边未久,怎会骤起战事?怕是江大夫加官晋爵的机会来了!”

“啊?”

钱少坤不解,可沈惟清已闭目养神,显然无意答他。

受创如斯,他自然是狼狈且疲惫的,甚至连簪发的玉簪都跌损了一角,却将黑发束得齐齐整整,哪怕阖目养神,也有着世家蕴养出来的沉静从容,如璞玉蒙尘,不改温润。

卢笋坐在车厢内的地板上,冲钱少坤做了个鬼脸。

少主人回来了,他终于安心了。

他再怎么蠢笨,少主人最虚弱的时候,守在他身边的人还是他。谁还敢说他无用呢?

---

沈惟清心中揣度,阿榆嘴硬心软,大约也记挂着他。只是他这一身的伤,让她瞧见了,未免让她担忧。

回到三端院,他踌躇片刻后,他提笔写了封信笺,交与卢笋,让他送去食店,自己径去看望祖父。

阿榆接过信时,口中已问道:“你家郎君精神可还好?”

卢笋听得心里犯嘀咕,啥叫你家郎君?

这不是小娘子你自己家的郎君吗?

他如今自是不敢在阿榆面前放肆,只是耷拉着头道:“不太好,一身的伤。给他披了件衫子,衫子很快都浸透了血。

郎君强撑着从大理寺出来时,脸色白得跟纸似的。若不是我在旁扶着,他差点没撑住摔下去,满额都是疼出的冷汗。

门外那些太学生看得个个愤愤不平,他还强笑着安慰那些太学生,说官家忧勤冠于百王,无一日不举皇纲,无一事不亲圣览,不会容得不公之事,此案必有昭雪之日劝太学生以学习经史策论为要,勿轻信流言,攻讦朝臣。

太学生们都听哭了!”

阿榆眨眨眼。

这算是卖惨?

还是卖好?

不仅承了太学生的情,还赞了官家圣明,甚至还劝太学生们不要攻讦那些伤害他的官员……

阿榆问:“那些太学生们什么反应?”

卢笋道:“我们当时便走了,不知他们会有何反应。

不过走了一程时,隐约听得他们在鼓噪,似都在骂窦尚书尸餐素位,无才干无心胸,这老背晦的头脑,还不如沈刑详的未婚娘子……”

其实自宣娘子浮出水面,钱少坤等大理寺部分官员也开始调拨人手,重点盯着这条线。

只是窦尚书异常执拗,又有些私心,咬着沈惟清不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