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棉袄翻过来。
所以,大勇妈一遇到做不下去的活,就会抱着衣服来找母亲帮忙。
母亲每次都是态度和蔼又特别有耐心,一点一滴地教给大勇妈。
有时候母亲自己也忙于家里的活计,王大婶在场的话,也会帮忙教教大勇妈。
可王大婶刚教了几句,就不耐烦了,小性子脾气“噌”地一下就上来了,脸色瞬间变得很难看,说话也没好气:
“连个棉袄都不会缝还当么妈?”
大勇妈被说得更加不知所措,站在那里,满脸通红,手都不知道该往哪儿放。
母亲见状,赶忙说道:
“你觉得人人都和你一样,学东西那么快啊?那天下老师可就最好当了。”
说完,母亲就会上前,重新耐心地教给大勇妈该如何缝。
听了母亲的话,王大婶也有些不好意思,说道:
“大嫂啊,无论对孩子,还是对外人,我就缺少你这份耐心。”
母亲微笑着说:
“既然当了娘,就把脾气藏一藏。脾气可不能随便发,发一次,就伤人一次,最后气了自己,还伤了别人。
这脾气啊,就和我们缝衣服的针一样,刺在人身上会疼,甚至还会刺出血来。你看那些爱发脾气的人,就像刺人的针,人们都躲着她,怕被刺到。”
所以啊,在家里、在外面,最好少发脾气,或者干脆不发脾气。”
王大婶和大勇妈怎么叫都叫不醒母亲,她们哭着离开了我们家。
一边走,一边念叨着对母亲的种种不舍,送行的姐姐也被她们的情绪感染,陪着一起流泪。
看着她们离去的背影,再看看昏睡中的母亲,我的心里一阵刺痛,眼泪忍不住在眼眶里打转……
望着她们远去,我回到母亲床边坐下。
握住母亲粗糙的手,满心悲戚。
过往母亲的点滴浮现眼前,她一生善良热心,邻里皆念她好。
此刻,只盼母亲能再清醒些,让我多陪陪她,可时间却如此残忍,不知还能与母亲相伴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