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找小说网 > 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 > 第32章完结

第32章完结

行事之潇洒,是不能跟徐志摩相比的。¨E+Z-暁·说`徃′ ?最?鑫·漳¢节~更+辛′哙?这回人家根本就不主张开书目,虽说开了十部,谁都能看得出来,那是应付,不过是他那篇长文章的一个小尾巴。但这小子多会来事儿,明明是应付,你还不能说他什么。人家毕竟开了,还是十部,还有那么多的外国书,且有些就是直接用外文写的。

错了,我不该将鲁迅与徐志摩相比。鲁迅的投票是二月十日填的,徐志摩的文章是二月十六日刊出的。也就是说,鲁迅填票的时候,徐志摩的文章还没有发表出来,徐志摩又绝不会写好之后给鲁迅看,那么,说徐志摩的潇洒影响了鲁迅的心境,就是诬陷了。

这可让鲁迅作难了(2)

但愿如此。然而,又未必如此。

先看《华盖集》上《青年必读书》一文后面署的“二月十日写”是否确实。为此事,我写信问《“青年爱读书十部”“青年必读书十部”资料汇编》的编者王世家先生,王先生回信如下:

有关“青年必读书”资料,是全部从《京报副刊》上抄录的,各则均为原貌(即初刊本),后鲁迅将自己的意见辑入《华盖集》中,做过修订:①加了副题;②将“——但除了印度——书时”改作“……读外国书……时”,即将“书”字前移;③最后一句将“呢”字删除;④填加“(二月十日)”。′e/z-l^o·o_k\b,o\o/k/.¨c!o`m′

也就是说,文末所署的月日,是鲁迅在编《华盖集》时“添加”的。王先生用的是“填加”。

为什么要添加呢?不外两种可能,一,鲁迅写文章大都署日期,这篇当初没有署,编集子了就添上;二,有添加的必要。同是《华盖集》中的文章,隔了两篇的《论辩的灵魂》更像是一篇文章,就没有添。可见,并不是所有的文章收入集子时都要添加日期的。那么,给《青年必读书》添上日期,只能说有此必要了。

什么必要呢?只能说是,为了避开什么。

避开什么呢?避开让人说他是“愤激之辞”,说他是针对胡适、梁启超、徐志摩他们的。

避开的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说他的文章,是写于胡适、梁启超,甚至徐志摩的文章发表之前。+x-k,a¢n+s¢h-u+j_u?n+.~c\o¢m^《京报副刊》是二月十一日开始刊登应答书目的,第一篇就是胡适的,那么只有说是“二月十日”了。也不能太早。因为孙伏园一月二十九日的《启事》中说“仅收到胡适之、梁任公、周作人诸先生等数票”,刊登是“以收到先后为序”,鲁迅文章发表的序号是“十”,这就不能说的太早了。

《鲁迅全集》的编注者们,不查原件,或是查了原件也不注,全信了鲁迅的添加,又从《鲁迅日记》里找到佐证的根据。《鲁迅日记》一九二五年二月十日条下有“夜作文一篇并写讫”,注文为“即《青年必读书》。后收入《华盖集》。”

全集的编注者太糊涂了。且看鲁迅这几天的日记是怎样记的:

八日 昙。……夜伏园来,托其以校正稿交寄小峰。

九日 晴,风。午后往女师校讲。晚寄李小峰信。夜向培良来。

十日 晴。……下午寄伏园信并稿……夜作文一篇并写讫。

十一日 晴。……夜伏园来,取译稿以去。

接连四天,孙伏园来了三次。提及稿子的共四次,两次是译稿不论,文章稿子两次,均在十日。全集的编注者,将“下午寄伏园信并稿”给了《咬文嚼字(二)》,“夜作文一篇并写讫”给了《青年必读书》。

这样做对吗?显然是不对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