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找小说网 > 中国历代大儒 > 第40章完结

第40章完结

如果说,荀子以人文世界主宰自然世界的思想在以上表述中还不太明晰的话,

那么,在《天论》的这两段话中,就再也不会产生歧义了。\欣*丸~夲_榊?颤~ ,蕪′错!内?容?“如是,则知其所为,

知其所不为矣,则天地官而万物役矣。”这是说,只要人们掌握和认识了客观规律,

人类就能主宰自然界。“官”和“役”正表达了人类对“天地”、“万物”的征服。

正因为如此,荀子认为“大天”、“颂天”不如“制”天、“用”天。他说: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

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

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故错人而思

天,则失万物之情。

“物言而制之”、“制天命而用之”、“应时而使之”、“骋能而化之”、

“理物而勿失之”,其实质是突出人作为自然界主人的自觉。_躌′4,看+书. +无.错-内·容-这种人能胜天思想的

提出,在先秦思想史上是划时代的,是中华民族认识发展史上的一大飞跃。荀子的

天人关系论,是先秦哲学思想的最高成果之一。

五、虚壹而静

荀子在认识论问题上有许多精到的见解。他提出了“形具而神生”(《荀子·

天论》)说,“形”指人的形体,即耳、目、鼻、口、形体等感觉器官;“神”指

人的精神,认识能力。人的认识是在形体的基础上产生的,自然,认识是从感觉开

始的。因此,他将人的认识过程区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天官意物”或“缘天官”。“天官””即人天然就具有的感觉

器官,它们包括人的耳、目、鼻、口(舌)、形(身)。“意”即感觉,“物”指

客观世界,“缘”即依靠。\萝!拉\小_说~ _蕞·鑫¢漳?洁-庚!辛·哙^荀子认为,要认识事物的同异,首先就必须凭借感觉器

官,通过感觉器官来反映客观事物。他肯定人通过不同的感觉器官可以得到关于对

象的不同的感觉,感知事物的不同属性。比如“形体、色、理,以目异;声音清浊、

调节奇声,以耳异;甘、苦、咸、淡、辛、酸、奇味,以口异;香、臭、芬、郁、

腥、臊、漏、囗、奇臭,以鼻异;疾养、沧、热、滑、铍、轻、重,以形体异”

(《荀子·正名》)。凭目、耳、口、鼻、形体这些人生而有之的感觉器官对颜色、

声音、味道、气味、感触辨别所得,就是感觉经验。认识就是从这种感觉经验开始

的。

荀子虽然重视“天官意物”得来的感觉经验,但是他认为由于各种天官的职能

不同,只能感知它所能感知的属性,所以它们各自所提供的感觉、印象,免不了有

其局限性,这种局限性表现为表面性和片面性。如果受其支配,就会产生错觉和误

会,陷入各种各样的“蔽”之中。

为了避免“蔽于一曲,而囗于大理”(《荀子·解蔽》),荀子又提出了认识

的第二阶段,即“心有征知”。他说:

心有征知。征知,则缘耳而知声可也,缘目而知形可也;然而征知必

将待天官之当薄其类然后可也。(《荀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