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耻一物之不知;仙人之于天下,耻一日之不生。曰:生乎生乎,
名生而实死也。”即使仙人能长生,但无所事事,虽生犹死。于是他明确地宣布:
“有生必有死,有始必有终,自然之道也。”(同上)一切怪力乱神、仙仙长生都
是徒劳的。也是没有意义的。
三是协调孟荀,重建儒统。清除汉儒消极的庸俗之学,使儒学朴质理性之光重
放异彩,扬雄进而对先秦儒学的两大名师孟子、荀子学说也进行了清理。二家之中,
扬雄最推崇孟子,但也承认荀子是孔门中人,只是各立门户了。《法言·君子》记
载:有人问孟子是否“知言之奥,知德之奥”?扬雄曰:“非苟知之,亦允蹈之。”
不仅知道言和德的底蕴,而且能严格遵守蹈习。问者又说:你看不起诸子,孟子不
是诸子之一吗?他说;所谓诸子,是指思想与孔子不同的人,孟子则不是这样。问
者又说;荀子《非十二子》,对诸子多加批驳,其他诸家倒有可非,至于非议子思
孟子,就太过份了。扬雄说:“吾于孙卿与,见同门而异户也。”按照扬雄的评论,
孟子言论不异于孔子,是孔子学说的忠实继承者,至于荀子,虽在儒门,却已自成
一家了。扬雄对孟子十分推崇,说他是“勇于义果于德”的纯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