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找小说网 > 中国历代大儒 > 第97章完结

第97章完结

说“礼是郑学”,这无异说礼是郑学的精髓和主干。-s¨o`s,o/s¢h′u~.+c,o,m\自古以来研究郑宫礼学的著作

浩如烟海,并分为“中郑”、“驳郑”两派,这正说明郑玄礼学无可替代的历史地

位。清初大学者顾炎武有《述古诗》称赞郑玄说:“大哉郑康成,探赜靡不举。六

艺既该通,百家亦兼取。至今三礼存,其学非小补。”顾氏是从不轻易赞颂古人的,

但却对郑玄称扬备至,由此也可见郑玄礼学成就之大、影响之深。

现存的《毛诗笺》也是郑注中的力作。笺与注释不同,笺是宗一家之说而又有

所引申发明。郑笺以《毛诗故训传》为主,《毛诗》讲的简略之处,便加以补充,

有不同的见解,则另加标明,即“若有不同,便下己意”(郑玄语),实际上也是

融会今古经,兼采三家诗说。《诗经》在史学上与文学上都属极重要的一部经典,

但由于时代久远,其中许多内容我们今天已经不易理解了。*齐?盛¢暁′税,枉′ ¨首`发·若要真正读懂它,非借

助前人的注释不可,而郑笺正是最好的古注本,是《诗经》研究的第一个里程碑。

郑笺的成就是多方面的,简括地说,一是对《诗》义的理解较为深刻和符合原意;

二是花大力气点明诗的象征特性,突现诗的文学意味;三是在文字、音韵、训诂、

博物等方面取得了相当的成就。汉人传诗有齐。鲁、韩、毛四家,但前三家诗相继

亡佚,《毛诗》在魏晋以后盛行,郑玄作笺是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的。郑玄所注群经,

经过长时期的流传,现在保存在《十三经注疏》中的,尚存四部,那就是《毛诗笺》

与《三礼注》。在《十三经注疏》中,也以这四部注最为渊博详明,明显优于其他

各家。宋人刘克庄有《杂咏一百首·郑司农》称赞《毛诗笺》说:“新笺传后学,

古诗在先儒。不拟狂年少,灯前骂老奴。_比!奇*中?雯^枉* _耕?新·蕞?哙/”宋人尊郑玄者不多,但《毛诗笺》的成

就却是谁也抹杀不了的。

郑玄注《易》,用的是费氏古文,他把象、象与经文合在一起,并在其前面加

上“象曰”、“彖曰”字样,以与经文相区分。郑氏易学兼采义理、象数之说。在

象数学方面,除用互卦、消息等方法外,还力主五行生成说与交辰说。在义理方面,

多采三礼的观点,据礼以证易道广大,凡涉及嫁娶、祭把、朝聘等项,所注皆与礼

经所说相合,这一特点与后来易学义理派的治易特点相通。郑玄所注古文费氏《易》

流行,今文经的施、孟、梁邱三家《易》便废止了,后世王弼、韩康伯注《易》都

用郑玄本,孔颖达《五经正义》即采用王、韩注本,通行至今。

郑玄所注《尚书》用的是古文,但与马融不同,也兼采今文。郑注的《古文尚

书》流行,”今文经的欧阳与大小夏侯三家《尚书》”便散失了。至于《春秋》,

郑玄本“欲注《春秋传》”,后因与服虔观点多相同,故未成之,但著有驳难公羊

家何休的《发墨守》、《针膏盲》、《起废疾》,表明其扬左氏抑公羊的态度。郑

学于魏晋南北朝时极受重视。这也是以后《左传》大兴的一个原因。

此外,郑玄还注释过汉代律令。《晋书·刑法志》记载,秦汉旧律诸儒章句十

有余家,魏明帝曾下诏但用郑氏章句,不得采用余家。郑玄还注过《孝经》与《论

语》,都有较大影响。至于他注释纬书,并用纬书解经,无论对纬书本身,还是对

经今文学、古文学、训诂学,也都是有贡献的。

总之,郑玄以其丰富的著述创立了“郑学”,破除了过去今古文经学的家法,

初步统一了今古文经学,使经学进入了一统时代,对经学的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