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颖达的幼年时代正是南北朝对峙时期。他出生于北周时期,政教清明,局势
稳定。一些较开明和有远见的士大夫,在魏晋以来门资恩荫的惊梦之余,开始重视
教育。如当时自南朝进入北朝的名士名宦颜之推,即告诫子孙:“积财千万,不如
薄技在身。技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仕宦之族,缙绅之家,相率督课子孙,
教以儒业。于是,在这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度里,居然儒雅重文之风,不让衣冠文
物荟萃的江南王朝。孔颖达出身于有文化教养的家庭,又赶上这样一个重教育兴文
化的时代,可谓兼得天时与地利。他聪明颖悟,自幼便耳儒目染以礼乐为特征的儒
家文化。公元581年,孔颖达8岁,北周外戚、权臣杨坚取代北周,建立隋朝,是为
文帝。隋文帝初年颇重儒术,“超抉奇隽,厚赏诸儒”,自京师达于四方,大兴学
校,广置生徒。“齐鲁赵魏,学者尤多,负笈追师,不远千里,讲诵之声,道路不
绝”,被史书称为:“中州儒雅之盛,自汉魏以来,一时而已!”孔颖达也在这个
时候走上了正规学习的轨道。史称他“八岁就学,日诵千余言”,悟性特佳。还在
少年时代,孔颖这便明悉了服虔所注《左氏传》,郑玄所注《尚书》、《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