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者,悉有法度可观。”[注]柳宗元对于推动“古文”的普及,拓展“古文”的领
域,提高“古文”的艺术水平,都做了巨大而独特的贡献。他与韩愈的文学见解非
常相似,同样主张“文以明道”。他在《答韦中立论师道论》中说;
始吾幼且少,为文章,以辞为工。及长,乃知文者以明道,是固不苟为炳炳(火
良)(火良),务采色、夸声音而以为能也。凡我所陈,皆自谓近道。
他把“学古道,为古辞”[注]统一起来,主张“言道讲古穷文章”
[注],把阐
扬儒家圣人之道,解决现实社会政治问题作为文章的内容和创作的目的。
柳宗元在永州的最后几年,全国政局发生一系列变化。元和九年十二月,韦贯
之自尚书右丞拜相。韦贯之当年曾被王叔文一派所汲引,对柳宗元、刘禹锡等人较
为同情。据《资治通鉴》卷239“元和十年”载:“王叔文之党坐谪官者,凡十年不
量移。执政有怜其才欲渐进之者,悉召至京师。”当时的执政正是韦贯之。诏命下
于元和九年十二月,而传到永州已经是第二年的正月了。
身在贬所十年不归的柳宗元得到征召的消息,悲喜交集,恍如梦中。他在一首
诗中这样描述他的心情:
投荒重一纪,新诏下荆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