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找小说网 > 中国历代大儒 > 第173章完结

第173章完结

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万物得其理然后和。~求′书¨帮- ′冕+肺\悦^渎.”礼乐的

作用是维护封建秩序,这就是把礼作为规范人的思想的工具,把乐作为调和人际关

系的工具,从而达到使这个社会既有等级秩序,又能和谐统一。上述思想被二程、

朱熹等理学家进行了继承发挥,又把“礼”提升到宇宙本体的高度。“天理人欲之

辨”,应该说是由周敦颐开其端给的。

五、理学开山 启旷世儒学新风

宋代理学的产生,是中国儒学的第二次复兴(第一次儒学复兴出现于西汉时期)。

儒家学派形成以后,随着时代的变化而经受了多次的严重考验,但它始终能够延绵

不绝地发展下去。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它能够顺应一定的时代要求而进行自我更

新。儒学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它本身就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作为六经之首的

《周易》,即强调交易。儒家学说的最大优点,就是它自西汉以来,就不断吸取中

国传统文化中其他学派,如阴阳、五行和释、道思想中能为自己所能容纳的东西来

不断丰富自己。′咸,鱼/看¨书- ?追!最~芯′璋_踕?在北宋真、仁二朝就出现了一批儒家学者承接了韩愈的“道统说”,

开始了儒学的第二次更新活动。黄百家说:“宋兴八十年,安定胡先生(即胡瑗),

泰州孙先生(即孙复),祖莱石先生(即石介)始以师道明正学,继而濂、洛兴矣。

故本朝理学,虽至伊洛而精,实自三先生而始。”(《宋元学案·泰山学案》),

他们在学风上不重训诂而着重探讨义理,揭开了借用儒家经典来建造自己理论体系

的序幕。

又《宋元学案·濂溪学案》上有黄百家一段案语:

孔孟而后,汉儒止有传经之学。性善微言,绝之久矣。元公(周敦颐)崛起,

二程嗣之,又复横渠(张载)诸大儒辈出,圣学大昌。……若论阐发心性义理之精

微,端数元公之破暗也。?c¢q·w_a?n′j′i^a¨.!c\o`m-

这个案语指出了周敦颐是第一个阐发“心性义理”之学的人,他打破了理学家

所谓孔孟而后道统中断的千年幽暗,使儒家的圣学重新昌盛起来,重放光明,这段

评语基本上是符合事实的。周敦颐在其生前的学术地位并不太高,只是由于他开启

了宋代新儒学的一代新风,故其影响越来越大。南宋初期的胡宏说他“启程氏兄弟

以不传之妙,一回万古之光明,如日丽天……其功盖在孔孟之间”。他的学说在后

来又被朱熹等人发扬光大,周敦颐被朱熹誉为“先觉”,被张栻尊为“道学宗主”。

可见其在理学开创事业上的作用之大。

在这里,我们不妨引用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三位先生在《宋明理学史》中

的一段话,用以结束对他的论述:

周敦颐的理学思想,对尔后七八年的学术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太极图

·易说》、《易通》成了理学不刊经典,甚至比作《论语》、《孟子》。周敦颐在

宇宙论、性论、道德论、教育论、政治论中所提出的问题和哲学范畴,如无极、太

极、阴阳、五行、动静、性命、善恶、主静、鬼神、生死、礼乐、诚、无思、无为、

无欲、几、中、和、公、明、顺化等等,为尔后理学家所反复讨论和发挥。

周敦颐作为理学开山的地位,早已成为定论,其历史影响非常深远。

(李刚兴 撰)

主要参考书

1.《宋史·道学传》。

2.《周濂溪集》。

3.《宋元学案》卷11《濂溪学案)。

4.《宋明理学史》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