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找小说网 > 中国历代大儒 > 第199章完结

第199章完结

之德,诚者命之道乎,中者性之道乎!”(同上)胡宏不

以善恶言性,是因为以善恶言性同他的“中者性之道”的人性论相抵触,所以他又

说:“凡人之生,粹然天地之心,道义完具,无适无莫,不可以善恶辨,不可以是

非分,无过也,无不及也,此中之所以名也。”(朱熹:《知言疑义》,转引自侯

外庐等主编《宋明理学史》第八章),在胡宏看来,人性本为中道,无善恶可言,

这就是他的基本观点。

胡宏又说:“好恶,性也”(《知言》卷1)。他认为,好恶之情,君子小人皆

有,其区别在于:“小人好恶以己,君子好恶以道”,好恶本身无善恶可言,关键

是看好恶的内容如何,好之以道是善,好之以己则为不善。他说:“察乎此则天理

人欲可知”,合乎天理的好恶谓“天理”,不合乎天理的好恶则是“人欲”,因此,

“好恶,性也”的说法同“性无善恶”论不相矛盾。胡宏所讲的好恶,包括人的生

理要求和精神追求。他说:“夫人目于五色,耳于五声,口于五味,其性固然,非

外来也。”(同上)这同告子的“食色,性也”是同一意思。无论“好恶以己”,

还是“好恶以道”,都是人的本性(主要指人的生理要求)所需。需求合理,就是

天理,否则就是人欲。

综上所述,胡宏的人性论已经偏离了正宗理学的性善论。不过,他对“性无善

恶论”的论证是不够周密的,比如:“君子好恶以道,小人好恶以己”是由什么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