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找小说网 > 中国历代大儒 > 第219章完结

第219章完结

献上看,张栻的贡献仍然是卓越的,一代理学宗师,张栻当之无愧。+看·书¢君· ′追′蕞.芯!章·踕^

(李刚兴 撰)

主要参考书

1.宋史·道学传》

2.《宋元学案》卷50《南轩学案》

3.南轩全集》

4.《宋元学案》卷4《五峰学案》

5.《朱文公集》

6.张栻《论语解》

7.中华书局:《陈亮集》

8.侯外庐等主编《宋明理学史》第10章

9.贾顺先《宋明理学新探》

亦凡公益图书馆扫校

下一篇 回目录

婺学之祖 吕祖谦

(1137——1181)

吕祖谦字伯恭,婺州(今浙江金华)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七年(1137年),卒

于宋孝宗淳照八年(1181年),人称东莱先生。与朱熹、张栻齐名,同被尊为“东

南三贤”,“鼎立为世师”,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大家之一。·幻\想-姬¨ ¢最/薪`章+截¢庚~辛-快^他所创立的“婺学”,

也是当时颇具影响的学派之一。

一、世代宿儒 家有中原文化之传

吕祖谦出生于一个儒学和官僚世家,其先祖本东莱(今安徽寿县)人,六世祖

时迁至开封。北宋时期著名的大官僚吕公著即吕祖谦的五世祖,从这时起,吕家便

开始成为显扬于世的儒学世家。自吕公著开始,其家族“登学案者七世十七人”

(《宋元学案》卷19《范吕诸儒学案》),全祖望考证说:

考正献(吕公著)子希哲、希纯,为安定(宋初大儒胡瑗)门人,而希哲自为

《荥阳学案》,荣阳子切问,亦见学案。又和问,广问及从子稽中、坚中、硼中,

别见《和靖学案》,荥阳孙本中及从子大器、大伦、大猷、大同,为《紫微学案》

紫微之从孙祖谦、祖俭、祖泰,又别为《东莱学案》。共十七人,凡七世。(同上)

这个著名的宋代儒学世家,许多家族成员都是很有名望的儒家学者,同被选入

《宋元学案》,名列儒学史册。?暁`税^宅\ ^更,欣.醉.筷,吕祖谦的六世祖吕夷简,做过宋仁宗的宰相,封申

国公(后徙许国公),显扬于时,五世祖吕公著,在此宋仁宗、英宗时历任天章阁

待制等职,神宗时为御史中丞,哲宗时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死后赠申国公,

是著名儒师胡援的学生,自己也是有名的儒家学者。吕公著之子吕希哲在神宗朝历

任崇政殿说书、知州等职,为北宋儒林中有名的学者之一,《宋元学案》对其人专

立《荣阳学案》。公著次子希绩、三子希哲是著名象数学家邵伯温的学生,均为儒

林学者。希哲之子好问、切问亦名列学案(《荣阳学案》中有传)。好问在钦宗时,

官至尚书右丞,恩封东莱郡侯。祖谦的伯父吕本中,官中书舍人,兼权直学士院,

南宋著名诗人,也是儒学名流之一,世称东莱先生(后人称昌本中为大东莱,称吕

祖谦为小东莱),其学说及生平见于《宋元学案》卷36《紫微学案》。

由上可知,吕家不仅是两宋著名的儒学世家,同时也是显耀于世的官僚世家,

身为重臣者代有其人。“宋兴以来,宰相以三公平章重事者4人,而夷简公著乔梓,

居其二焉,是以逮祖谦,绵历七八世,祖武孙绳,父作子述,一以多识前言往行,

以畜德为事,家学渊源最为深远。”(《重修浙江通志稿·丽泽源流传》)家学连

绵相传,至吕祖谦乃发展为高峰,祖谦之后仍然连绵不绝。“故论者谓中原文献之

传,独归吕氏,其他名公矩儒弗及也。”(同上)此处虽有夸张之词,但也说明吕

学在两宋占有重要地位,绝非虚言。

二、创建婺学 兼采众家不私一说

宋代儒学突破了汉儒严守师法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