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重训诂考据的治学方法,侧重于对儒家经典
义理的阐释发挥,因而其思想方法比较灵活,有利于各家争鸣。因此,仅在南宋的
理学阵营中,就形成了吕学、朱学、陆学三大不同的学派。如果从哲学上分,朱学
属客观唯心论,陆学是主观唯心论,吕学则企图将心学和理学相调和,带有明显的
折衷主义色彩。全祖望在《宋元学案》中说:“宋乾(乾道)、淳(淳熙)以后,
学派分而为三,朱学也,吕学也,陆学也。三家同时,皆不甚合。朱子以格物致知,
陆学以明心,吕学则兼取其长,而复以中原文献之统润色之,门庭径路虽别,要其
归宿于圣人则一也。”(《东莱学案》)这说明在南宋理学阵容中,上述三派各有
其一特点,而吕学则带有综合朱陆之学的特色。但从大范围看,三派同归宗于孔孟。
“吕学”之称,是以学派创立人之名来名其学派,正如“朱学”、“陆学”以
朱熹、陆九洲之名称其学派一样。在《宋元学案》中,全祖望还将“吕学”称为
“婺学”,这是用地域名称来区别不同学派的方法。正如人们把朱学称为“闽学”
一样。其实,上述两种称号都不能说明某学派的性质。单就“婺学”而言,当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