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充满信心地说,只要做到以
上各点,“不出数日纪纲自定,比及两捻,内外自实,人心自同,天时自顺”、
“中兴之功,可跻足而须也”(同上)。
《中兴五论》发表于宋孝宗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这时陈亮26岁,此次上
书未被采纳,事隔十年,即淳熙五年再次上书,又把他的改革方案归纳为三项:一
是鼓动抗金复仇的士气;二是“国家之规模”即国家体制的改革;三是“任人之道”
即对人才的任用制度的改革。除第一项之外,第二和第三项体现了陈亮革新思想重
点。
关于“国家之规模”即国家体制改革,陈亮的目标主要是针对宋朝高度的中央
集权造成的“郡县空虚而本末俱弱”“萎靡而不振”(《上孝宗皇帝第三书》)的
衰败局面。指出:在高度中央集权下,“发一政,用一人,无非出于独断……朝廷
有一政事,而多出于御批;有一委任,而多出于特旨”(《中兴五论》)。这样,
就形成了“圣断裁判中外,而大臣充位;胥吏坐行条令,而百司逃责,人才日以囗
茸”(《上孝宗皇帝第一书》)的局面。这种情况不仅使整个国家机器死气沉沉没
有生机,各级官吏不能充分地发挥其主动作用,“群臣救过之不及,而何暇展布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