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找小说网 > 中国历代大儒 > 第244章完结

第244章完结

物之间,无所不可,而无以累之,传于万世而不可易,何欤?

呜乎!是其所谓中庸者邪!然则中庸者,所以济物之两而明道之一者也,……水至

于平而止,道至于中庸而止矣!”(同上)虽然两极是存在的,但它们虽不在中点

却依存于中点。这正象水流至于平止一样,两极之对立至于中庸而止。这就把事物

的对立看做是相对的,把对立面的均衡只看作是绝对的了。这说明他的辩证法观点

的不彻底性。

在认识论上,叶适反对先验论,强调了感性知识的重要性。他说:“古人多识

前言往行,谓之畜德。近世以心性通达为学,而见闻几废”(《水心文集》卷29

《题周子实所录》)。“见”指直接经验,“闻”指间接经验,即“前言往行”。

两者都是感性知识,他都强调,他反对只讲心、性,讲反省内求而忽视对客观事物

的实际考察。他指出:“欲折衷天下之义理,心尽详天下之事物,而后不谬。”

(同上)坚持感性知识是正确认识的来源和基础,反对不实际的臆测和空谈。后者

正是理学家们“专以性为宗”,“以心官贱耳目”为其特点的认识路线。叶适坚持

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不仅是正确的,同时在对理学唯心主义的批判上也是具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