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找小说网 > 中国历代大儒 > 第247章完结

第247章完结

治阶级内部的斗争中受到牵连或压抑,其倡导者甚至遭到打击排斥。+飕¢飕_小¨税,惘* \已\发*布*罪.新^璋¢劫·南宋前期出现

的“庆元党禁”,曾使理学遭受厄运。宋孝宗淳熙年间(1174—1189年),理学势

力相当可观,当时有朱熹、张栻、吕祖谦和陆九渊等著名理学家聚徒讲学,其影响

很大,理学发展十分迅速。朱熹等人还借助于给皇帝讲书的机会来干预朝政,因而

引起了一些官员的敌视和反对,如郑丙、陈贾、林栗等人就十分敌视理学人士,先

后奏请禁止理学。到来宁宗庆元年间(1195一1200年),在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了

以赵汝愚同韩囗胄为代表的两派政治势力的权力之争。当时身居相位的赵汝愚,引

用了朱熹等理学家担任要职,而韩囗胄则在朝中一批反理学官员支持下,与赵汝愚

争夺权力。结果是韩囗胄得势,赵汝愚被迫下台。这就使理学势力在政治上受到了

沉重的打击,理学被定为“伪学”而被严令禁止,又将朱熹等59人列为“过党”加

以打击排斥。~珊_叶?屋_ +醉_欣!蟑/节·更`鑫?哙/此后,理学便开始处于低潮时期。

魏了翁在上述情况下,于1199年考中进士。到了庆元年间(1205—1207年),

韩囗胄为了提高自己的声望以巩固自己的权势,冒然发动了对金战争,结果失败被

诛。嘉定改元(1208年),史弥远为相,以韩囗胄为代表的主战派势力受到挫败。

在这种政治气氛中,理学又重新抬头。魏了翁和真德秀就是在理学处于低潮时期从

事学术和政治活动的。他们二人“志同气合”,共同为“嗣往圣,开来哲”——为

接承“道统”,振兴和发扬理学而共同奋斗。

嘉定九年(1216年),当时正在四川做官的魏了翁开始上疏宋宁宗,请求表彰

理学开山周敦颐,请为之赐封谥号。其奏疏说:

盖自周衰孔孟氏没,更秦汉魏晋隋唐,学者无所宗主,支离泮涣,莫这其归。¢咸¢鱼¢墈¢书-蛧¨ ¨埂¨鑫^嶵,全`……

敦颐独奋乎百世之下,乃始探造化之至赜,建图著书,阐发幽秘,而示人以日用常

行之要。使诵其遗文者,始得晓然于诛泅之正传。……又有河南程颢、程颐亲得其

传,其学益以大振。虽三人皆不及大用于时,而其嗣往圣,开来哲,发天理,正人

心,其于一代之治乱、万世之明暗所关,盖甚不浅。(《文集》卷15,《奏乞为周

濂溪赐谥》)

对理学家的褒赠,在当时已有先例,如嘉定二年(1209年),宋宁宗曾下诏,

赐朱熹为“文公”,嘉定八年,又谥张栻为“宣公”,嘉定九年,再谥吕祖谦为

“成公”。然而,请为周敦颐和二程赐谥号,则是一桩不寻常的事件。按照历史惯

例,死后有资格受封谥号者,都是在生前地位特高、受到皇帝敬重的人,周敦颐和

二程,生前并未显耀于朝廷,社会地位不高。再则,史弥远之表彰朱熹等人,实出

于政治需要。因此,朝廷对魏了翁请给周、程赐封谥号和定理学为正宗的建议,一

时难于作出决定,因而迟迟不能表示可否,更未得到施行。

嘉定十年(1217年),魏了翁再次上疏申言前奏,请为周敦颐和二程赐封谥号。

在此次上书中,他把这件事看做是关系“学术之标准,风俗之枢机”的大事,要求

把他们的思想学说定为指导思想,“以风励四方,示学士趋向之级,则其于崇化善

俗之道,无以急于此者。”(同上,《奏乞早定周程三先生谥议》经过魏了翁的一

再奏请和强调,加之一些朝臣如真德秀等人的有力支持,到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