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找小说网 > 中国历代大儒 > 第281章完结

第281章完结

书院的有关情况。′比`奇′中¢文?徃_ ·已.发*布·嶵′新¨漳^节_

王守仁刚到梧州,便立即开府治事。不久,他将田州之乱的真相和自己的平乱

措施疏奏朝廷,皇帝下诏,褒扬“守仁才略素优,所议必自己见”,准许他便宜行

事。嘉精7年(1528)二月,王守仁采用招抚方式平息了思恩、田州首长卢苏、王受

之乱,安抚其众7万余人。然后,他兴建了思田学校、南宁学校,推行社会教化,加

强封建伦理道德教育。七月,王守仁本可班师回朝,但他被效忠朝廷的“良知”驱

动,认为八寨、断藤峡两地长期未能镇压下去的僮囗族起义军是一大祸患,于是不

待诏命,自动移师广西一举剿灭,残酷屠杀了无辜百姓15000余人,再次充当了镇压

农民起义的刽子手。

十月,王守仁因咳痢之疾(肺痨)日益加剧,上疏告归,心想将苟延残喘之躯

送还余姚“寿终正寝”。他未待诏下而仓忙高桂,发舟东归。十一月二十九日,王

守仁终因病情恶化而卒于归途南安(今福建南安)。-餿`艘`晓·税?蛧, ¢蕞¨薪.璋′节¨埂¨芯+筷\临死前,门人周积(时为南安

推官)入见,王守仁开目视曰:“吾去矣!”周积泪如雨下,忙问:“何遗言?”

王守仁微微一笑,说道:“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过了片刻工夫,他便瞑目而逝。

十二月三日,门人张思聪(时为赣州兵备)与官属师生设祭入棺。次日,“舆梓登

舟,士民远近这道,哭声振地,如丧考妣。”到了赣州,“提督都御史汪钅宏迎祭

于道,土民沿途拥哭如南安”。途经南昌,“巡按御史储良材,提学副使门人赵渊

等请改岁行,士民听夕哭奠”。

嘉靖八年(1529)正月,丧发南昌。门人钱德洪、王畿西渡钱塘,迎丧至严滩。

随即讣告同门,阳明弟子相继前往奔丧。二月四日至越,“子弟门人莫枢中堂,遂

饰丧纪,妇人哭门内,孝子正宪携弟正忆与亲族子弟哭门外,门人哭幕外,朝夕设

奠如仪。每日门人来吊者百余人,有自初丧至卒葬不归者”。·墈~书\君′ +冕^沸′阅!渎¢其后,王守仁遗体被

安葬在山阴兰亭山(见《余姚县志》卷15)。会葬之日,门人至者1000有余,人人

麻衣衰履,扶枢而哭。四方前来观葬的人不计其数,一个个亦无不涕泪交流。

王守仁去世之后,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桂萼奏其擅离职守,处理思、田、八寨

之乱恩威倒置,又低其擒濠军功冒滥,谤其“事不师古,言不称师,欲立异以为高”,

“宜免追夺伯爵以章大信,禁邪说以正人心”。明世宗偏听偏信,乃下诏停止守仁

世袭,不行赠谥诸典,并严禁阳明“伪学”。38年之后,即隆庆元年(1567)五月,

明穆宗诏赠王守仁新建侯,谥文成。再至万历十二年(1584),明神宗又下诏以王

守仁从祀孔庙。由此,王守仁就成为明代官方推崇的“内圣外王”的典型,阳明心

学也就成为明朝后期思想统治的工具。

十一、阳明心学

王守仁的学说世称“心学”,并与陆九洲的学说合称为“陆王心学”,这是同

程朱理学分营对垒的一种新儒家学说。程朱理学(又称“道学”)把抽象的“理”

(儒家的伦理道德准则)看作宇宙万物的本原,主张“即物穷理”,“存天理,灭

人欲”,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范畴;陆王心学则将主观的“心”(人的意志和道

德观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