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关键问题上,对宋明理学进行了总结。
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攻破北京,崇祯自缢身亡。福王朱
由崧在南京监国,建立南明,诏起复刘宗周左都御史原官。福王政权不仅于内政外
交上没有任何作为,反而继承了崇祯朝的所有弊端:党争,苛敛,苟且偷安,等等。
刘宗周上疏献计,一曰据形势以规进取,一曰重藩屏以资弹压,一曰慎爵赏以肃军
情,一曰核旧官以立臣纪[注]。又上疏请诛内外不职诸臣[注],于
是他成为众矢之
的,受到排挤。刘宗周对崇祯亡国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先帝无亡国之征,而
政之弊有四:一曰治术坏于刑名,二曰人才消于党论,三曰武功丧于文法,四曰民
命促于贿赂,所谓四亡征也。”[注]他希望福王政权能改弦易辙,吸取教训,但这
只是他一厢情愿。在愈演愈烈的党争中,他不得不辞职。但他没有忘记尽一个孔孟
之徒的责任,在出都门前,上《再陈谢悃疏》,对福王进行最后忠告。他的忠告有
五条:一曰修圣政,无以近娱忽远猷;二曰振玉纲,无以主恩伤臣纪;三曰明国是,
无以邪锋危正气;四曰端治术,无以刑名先教化;三曰固邦本,无以外衅酿内忧。
福王不予理睬。刘宗周历经万历、天启、崇祯、弘光四朝,“通籍四十五年,在仕
六年有半,实立朝者四年。”[注]
回到绍兴后,刘宗周与门人编定了《中兴金鉴》。该书原本为福王而作,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