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
途经绍兴,刘宗周(字起东,号念台,学者称蕺山先生或念台先生,浙江绍兴人,
1578—1645)为尊素饯行,尊素在席上又嘱咐儿子拜宗周为师。宗羲牢记父亲的遗
嘱,回到家乡后便开始发愤治学。蕺山先生是当时名儒,曾在东林书院讲学,政治
上十分同情和袒护东林党人;学术方面提倡“慎独”、“诚意”,毕生研讨程朱理
学和阳明心学,而对两者又有所批评。宗羲在蕺山门下问学,致力于研究宋明以来
的理学思想。地处浙东的绍兴素为人文荟萃之区,讲学论道之风极盛,所谓“自宋
元以来,号为邹、鲁”(全祖望《鲒囗亭集》外编16《槎湖书院记》),宗周之学,
出姚江学派(王阳明心学)。崇祯二年(1629),宗周与陶爽龄一同讲学于绍兴证
人书院,陶氏宗阳明学末流,喜欢援儒入释,与弟子“授受皆禅”,“姚江之绪,
至是大坏”(《梨洲先生神道碑》),宗周对此十分不满,刚入蕺山门下的黄宗羲
攘臂而起,约集“吴越中高材生六十余人,共侍讲席”,破斥陶氏之说,使蕺山
“慎独”说更为发扬光大。在问学蕺山门下同时,宗羲又开始有计划地阅读史籍。
他从《实录》入手,将本朝自太祖迄光宗共十三朝《实录》细细研读,然后再读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