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找小说网 > 中国历代大儒 > 第296章完结

第296章完结

十一史,“每日丹铅一本,迟明而起,鸡鸣方已,两年而毕”(《年谱》),这样,

不但“通知”了本朝史事,还深入了解了中国上下数千年的史事,为“经世致用”

奠定了坚实深厚的学问基础;不仅此也,宗羲还多方搜求、广泛涉猎,邀游于中华

学术的海洋中,“旁求之九流百家。-6,腰?墈_书?枉\ ^冕_废-跃?黩!既尽发家中藏书读之,不足,则抄之同里世学

楼钮氏、澹生堂祁氏,南中则千顷斋黄氏,吴中则绛云楼钱氏[注]。穷年搜讨,游

履所至,遍历通衢委巷,搜鬻故书,薄暮,一童肩负而返,乘夜丹铅。次日复出以

为常”(《神道碑》),极为深入地钻研了四书五经、诸子百家,旁及天文、地理、

历算、音乐、释老等各类书籍。这使他锻炼养成了别具只眼的独立思考能力,往往

能“凿空新义,石破天惊”,生发出卓异而深刻的见解。

宗羲有四个弟弟,其中大弟宗炎(字晦木)、二弟宗会(字泽望),都由宗羲

亲任教导之责,一不数年,皆大有声,儒林有‘东浙三黄’之目”(《年谱》)。¨兰`兰·蚊\血¢ ¨醉.芯!漳\洁?埂-新*筷*

这一时期,黄宗羲不过20多岁,却一时名声大噪,“所居虽僻远城市,不乏四方之

客”(《年谱》),他也因此结识了当时不少名流,与沈寿民、陆符(字文虎,浙

江鄞县人)、万泰(字履安,与文虎同里)最称莫逆。

在发愤力学、刻苦攻读的同时,宗羲仍然十分关心国家大事,以高度的责任感

注视着天启以后的政治风云。

当时,虽然魏忠贤等已经伏诛,他的羽翼爪牙也被剪除,但是,阅党残余远未

销声匿迹。尽管崇祯二年(1629)曾“钦定逆案”,将阉党分七等定罪,前六等俱

处以流放,末等则“冠带闲住”,虽保留名位却无实权,然而“其党犹满朝”。_j_i*n*g+w`u¢b.o?o.k!._c`o_m*他

们虽蛰伏朝野,却一直在窥测试探,待机翻案,企图东山再起。崇祯三年(1630)

六月,温体仁入阁。体仁宇长卿,乌程(今浙江湖州)人,貌似恭谨忠厚而内心残

刻,又颇具心机,巧于揣摸迎合皇帝的心意,因而很受崇祯宠信,居内阁掌朝政达

8年之久。此人早在天启年间就曾赋诗为魏忠贤歌功颂德,与东林党则格格不入。崇

祯初年廷推阁臣[注],礼部侍郎钱谦益名列第二,温时为礼部尚书,但资望尚浅,

不在被推荐者之中。他意会到崇祯对钱心存疑虑,便大张挞伐,翻出7年前已有定论

的旧案,攻击谦益受贿、“结党欺君”。结果,在其他大员一致认为谦益无罪的情

况下,谦益仍被革职回籍、等候处理,一些受此事牵连的官吏如瞿式耜等都遭贬谪;

而钱氏曾被指为“东林恶党”,当年阮大铖向魏忠贤上所谓“点将录”,将钱列为

三十六天罡”中的“天巧星”。由于这些缘故,当温体仁入阁,不久又擢为首辅、

大权在握之际,“魏忠贤遗党日望体仁翻旧案、攻东林“(《明史·温体仁传》);

而体仁亦“庇私党,排异己,与举朝为仇”(《明季北略·朱国弼劾温体仁》),

对正直势力形成极大的威胁。

当时士大夫集团中正直一派的急先锋,是以少年名士为主体的复社。

明中叶以来,士大夫集会结社之风特盛,三五同道,声气相求,即可组成团体,

或者赏花赋诗、饮酒衡文,或者讥弹时政、臧否人物,已成为当时文人生涯之一组

成部分。万历之后,因为朝局清浊不定、政争频繁,这种结社也就往往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