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较浓
厚的政治气息。江南人文渊薮,集会结社尤为普遍,天启、崇祯间,较知名者就有
应社、国门广业之社、读书社、小筑社、诗社、文社、几社、登楼社等等,不一而
足。
崇祯三年(1629),名士张溥(字天如,号西铭,江苏太仓人,1602—1641)
联合诸文社,在吴江尹山聚会,以“兴复绝学”为号召,成立复社,此为复社第一
次会议,史称“尹山大会”。翌年,张溥又在南京召集“金陵大会”,当时恰好也
在南京的宗羲经友人周镳(字仲驭,江苏金坛人)介绍参加复社,成为社中活跃人
物之一。这年,宗羲还加入了由名士何乔远(字囗考,号匪莪,福建泉州人)为首
领的诗社;后来,宗羲与万泰、陆符及其弟宗炎宗会等还在余姚组织过“梨洲复社”。
到崇祯六年(1633),张溥在苏州召集“虎丘大会”,与会之复社人士多达数千,
规模之大,为前所未见。从此,复社作为继东林之后而起的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团体,
出现在崇祯时代的政治舞台上。一时俊彦,如陈子龙(字卧子)、吴伟业(字骏公)、
冒襄(字辟疆)、侯方域(字朝宗)、陈贞慧(字定生)、吴应箕(字次尾)、顾
炎武(字宁人)等人,俱荟聚复社旗下;宗羲与社中诸同志时时往还,相互之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