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找小说网 > 中国历代大儒 > 第308章完结

第308章完结

一再受挫,但是,炎武并未因此而颓丧。!微¢趣′暁!说^ ·勉,肺+阅·毒?他以填海的精卫自比:“万事有不平,尔

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

心无绝时”(《诗集》一,《精卫》),满腔忠愤,不能自已。

当崇祯末年,炎武嗣祖绍芾及兄长顾缃(字遐篆)先后去世,又逢吴中大旱,

“一时丧荒赋徭猖集”(归庄《送顾宁人北游序》),炎武无奈,曾将祖产田800亩

贱价典给昆山豪族叶方恒(字嵋初);其时,炎武的堂叔等人为争夺遗产,又挑起

家难,他们还与本来就蓄意侵吞炎武家产的叶氏内外勾结,炎武在昆山千墩的故唐

和在常熟语濂径的住所曾几次被这伙人洗劫及纵火焚烧。到顺治七年(1650),叶

方恒又企图加害顾炎武,炎武为了避祸,只得“稍稍去鬓毛,改容作商贾”(《诗

集》二,《流转》),离开昆山出走。此后五年中,他都在吴、会之间奔波往来。-白!马?书!院` *追/蕞-薪′彰?节+

尽管遁迹商贾,炎武依然心存故国,时时关注着沿海一带抗清斗争的进展情况,

希望能有建功立业的机会。他在《流转》诗中写道:“……晨上北固楼,慨然涕如

雨……浩然思中原,誓言向江浒。功名会有时,杖策追光武。”当张名振(字候服,

南京人)于顺治十年(1653)九月在长江口大破清兵,进屯崇明(今属上海),明

年正月,又率“海舰数百”溯长江而上,直抵镇江,并登金山遥祭孝陵(明太祖朱

元璋陵,在今南京中华门外)之际,炎武为之欢忭鼓舞,他兴奋地写道:“东风吹

江水,一夕向西流。金山忽动摇,塔铃语不休。水军十一万,虎啸临皇州。巨舰作

大营,飞舻为前茅。黄旗亘长江,战鼓出中洲……沉吟十年余,不见旌旆浮,忽闻

王旅来,先声动燕幽。阖闾用子胥,鄢郢不足收。_E¨Z·暁-税*王\ ¨埂`欣~蕞!全_祖生奋击揖,肯效南冠囚。愿言

告同袍,乘时莫淹留。”(《诗集》二,《金山》)

这一时期,顾炎武还同归庄、陈忱(字遐心,浙江吴兴人)、吴炎(字赤溟,

江苏吴江人)、潘柽章(字力田,吴江人)、王锡阐(字寅旭,吴江人)等共结惊

隐诗社,表面上以“故国遗民”“优游文酒”(汪曰桢《南浔缜志》),其实是以

诗社为掩护,秘密进行抗清活动。炎武在淮安结识定交的挚友王略(字起田,淮安

人)、万寿祺(字年少,徐州人)也都是富有民族气节的志士。

顺治十一年(1654)春,顾炎武迁居南京神烈山南麓。神烈山即钟山,三国时

改名蒋山,明嘉靖中又一度改称神烈山。三百年前,朱元璋攻克南京(当时名集庆),

以此为根据地,东征西讨,10余年后在南京即帝位,建立了大明帝国。炎武“遍游

沿江一带,以观旧都畿辅之盛”(《神道表》),山川依然而人事全非,颇有不胜

今昔之感。

顺治十二年(1655)春季,炎武回到家乡昆山。原来,顾氏有世仆名陆恩,因

见顾家日益没落,炎武又久出不归,于是背叛主人,投靠叶方恒,两人且图谋以

“通海”(即与闽浙沿海的南明集团有联系)的罪名控告炎武,打算置之死地。炎

武回昆山,秘密处决陆恩,而叶方恒又与陆之婿勾结,私下将炎武绑架关押,并迫

胁炎武,令其自裁。一时“同人不平”,士林大哗。所幸炎武知友路泽博(字苏生)

与松江兵备使者有旧,代为说项,炎武一案才得以移交松江府审理,最后,以“杀

有罪奴”的罪名结案。

当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