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找小说网 > 中国历代大儒 > 第379章完结

第379章完结

不答,请其自悟。`晓/说^C′M\S· +唔*错~内.容`

在大学求学期间,唐君毅深受西方哲学的影响,尤其是方东美主讲的新实在论

哲学。他后来回忆说:“在大学念哲学,我喜欢实在论,不喜欢唯心论。”他说的

“实在论”,是指英美的新实在论哲学。他说:“新实在论使我相信可能被经验而

未被经验之潜在的共相一定是有的。当我由相信宇宙间有无数可能存在的潜在的共

相,其中包含了无穷之真美善等价值时,使我生了无数的欢喜。”但后来,由于读

了大受新实在论者攻击的英国哲学家勃拉德莱的著作《现象与实在》,受其启发而

去读康德、黑格尔著作,“读了黑格尔之《精神现象学》,才知除新实在论者一往

平铺的哲学境界外,另有层层向上升高之哲学境界。”由此,他开始由新实在论转

向黑格尔的主观唯心主义,并在他以后的哲学研究中,明显地深受黑格尔的哲学及

其方法的影响。_x,s+h!a¨n+j~u-e^./c¢o/m!

在读大学期间,唐君毅已基本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对人生的看法。他认为,人

之心灵乃一超拔自觉的生命存在,而物质的身体乃是对此心灵生命的束缚,心灵生

命常因其自觉性而求超拔于物外。因此,人之生命时常处在自觉的心灵与不自觉的

物质的冲突之中。而唯有自觉的心灵超脱于不自觉的物质的束缚时,人之生命才进

达于一至高的境界。而人之心灵超脱于物质束缚的唯一办法乃是“绝欲”。只有弃

绝一切欲望与杂念,才能达到一种类似佛教涅槃的超升境界。

1929年,唐君毅因故休学一年,返回成都,并在四川大学暂任西洋哲学史教职。

1932年,在他23岁时,于中央大学哲学系毕业,旋返成都教中学。次年初,又受母

校之聘,回中央大学任哲学系助教,1936年始升任讲师。这一时期的唐君毅,年轻

气盛,雄姿英发,心志齐天,常自觉于宇宙人生之根本真理,早已了然于心,洞见

无余,足可开拓万古之心胸,推倒一世之豪杰。.微-趣`小′税?徃. \首_发¨其情也真,其气也狂!他还在玄武

湖畔的无数次缓步默想中,心仪天地。神通万古,终于悟得“精神生活之至极者,

则为圣为佛”。慨然有希圣之志!

此后数年,他置身于教育学术界,驰骋古今,会通中西,为弘扬佛学,为中华

文化之返本开新而覃思竭虑,矢志不渝。1939年,在他31岁时,始著《人生之体验》

一书。书中博采中西先哲之言,直陈人生理趣,以透显对人生光明一面之柔情,并

以梁启超诗句“世界无穷愿无尽,海天寥阔立多时”之意为理想人格之归宿。不久,

他又写成《道德之实践》(后收入《道德自我之建立》一书),提出道德的本质为

自觉的自己支配自己,以超越现实的自我。1941年,唐君毅在重庆结识牟宗三,因

谈说甚为相契,遂结为知己,终生不渝。1944年,唐君毅升任教授,并被全系教师

椎举担任中大哲学系主任。同时,他正式出版了《人生之体验》与《道德自我之建

立》。在后一部书里,他从道德生活之本质\道德自我之根源及人心之本体等三方

面立论,明确提出了超越自我,于当下一念中自觉的自己支配自己,以建立道德自

我的中心思想。书中所论,皆是他顺着自己向内向上之性情,以开启人生之智慧,

完善道德自我,确立人生方向。其言纯恳真挚,情理交融,充分体现出作者那种超

拔向上之道德劲力和醇厚挚美之道德心灵。从这两部书中,透显出作者那种真切深

微的人生体验,这种体验表现为一方面反观自己,一方面又照察人生全幅的内容和

整个过程,表现出一种超拔不俗的内向反省和向上提升,内中所显示的,不止是理

想主义的情调,更充分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