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而斯民日苦。 惜乎季康子不足以语此。然既有所问,孔子不能默尔 不答。凡孔子所答,则皆属人生第一义。其答楚叶公, 其答鲁季康子,一则非诸夏,一则乃权臣,然果能如 孔子语,亦可使一世同进于安乐康泰之境。此则圣人 之道之所以为大也。 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 “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 :“告夫三子。”孔 子曰 :“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 子告 。”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 :“以吾从大夫之
8
后,不敢不告也 。”(十四) 左传哀公十四年: 齐陈恒弑其君壬于舒州,孔丘三日齐而衣伐齐三。 公曰 :“鲁为齐弱久矣,子之伐之将若之何?” 对 曰 :“陈恒弑其君,民之不与者半,以鲁之众,加齐 之半,可克也 。” 公曰 :“子告季孙”。孔子辞,退 而告人曰 :“吾以从大夫之后也,故不敢不言。” 是年,孔子已年七十一。此为孔已晚年在鲁最后 发表之大政见。鲁弱齐强,孔子非不知。然若必待绝 对可为之事而后为,则事之可为者稀矣。然亦非孔子 绝不计事之可为与否,而仅主理言。要之陈恒必当伐, 以鲁伐齐,亦非绝无可胜之理。孔子所计图者如此而 止。而鲁君则必不能不先问之三家,三家各为其私, 自必不肯听孔子,此在孔子亦非不知。惟孔子之在鲁, 亦从大夫之后,则何可不进谠言于其君与相,而必默 尔而息乎。左传载鲁为齐弱一段,论语无之,因论语 只标举大义,细节谘商在所略。论语之三子告一段, 则左传无之,因事既不成,史籍可略。然三家擅鲁, 乃鲁政积弱关键所在。孔子苟获用于鲁,其主要施为 即当由此下手,故论语于此一节必详记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