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找小说网 > 孔子传 > 第24章完结

第24章完结

9

子曰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顽¨本`鉮/占* ,哽`鑫_罪.筷\” (七) 孔子之道即是仁道也,仁道即人道也。人道必以 各自之已为基点,为中心。故其告颜洲曰 :“为仁由 己,而由人乎哉 。”德为己心在所得。孔子三十而立, 即是立己德也。五十而知天命,乃知己德即由天命。 故曰 “天生德于予 。”(七)至此而天人内外本末一体。 孔子所云之一贯,即一贯之于此心内在之德而己。孔 子不言性与天道,因性自天赋,德由己立,苟己德不 立,即无以明此性,非己德亦无以行人道。人道不行, 斯天道亦无由见。故孔子只言己德与人道,而性与天 道则为其弟子所少闻也。此德虽属己心内在所得,亦 必从外面与人相处,而后此德始显。故曰据于德,又 曰依于仁。从人事立己心,亦从己心处人事。仁即是 此心之德,德即是此心之仁,非有二也。依据于此而 立心处世,即是道。若分而言之,乃有体乐射御书数 诸艺,皆为人生日用所不可阙,亦为此心之德之仁所 当涵泳而优游。 太宰问于子贡曰 :“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 !” 子贡曰 :“ 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 。?零~点^墈*书, _追!嶵^辛¨蟑_洁?” 子闻之, 曰 :“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

0

乎哉?不多也 。”牢曰 :“子云:‘吾不试,故艺。’” (九) 孔子身通六艺,时人皆以多能推孔子。然孔子所 志乃在道。艺亦有道,然囿于一艺则只成小道。故孔 子又称之曰鄙事。而孔子必教人游于艺,此所谓小德 川流,大德敦化。则艺即是道而不是鄙矣。 达巷党人曰 :“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 子闻之,谓门弟子曰 :“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 吾执御矣 。”(九) 执一艺即不能游于艺。孔子言若使我于艺有执, 专主一艺以成名,则执射不如执御。因御者为人仆, 其事尤卑于射。事愈卑,专执可愈无害。行道乃大事, 执一艺,又焉能胜任而愉快乎。 曾子曰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尽己之心 为忠,推己心以及人为恕。忠恕即己心之德也。论语 第二章,有子即言孝弟。下至孟子,亦曰 :“尧舜之 道,孝弟而已矣 。+山′叶_屋+ ·首,发,”孝弟亦即是己心之德。有、曾、 孟子三人之言忠恕孝弟,皆极简约平易,人人可以共 由,并皆有当于孔子一贯之旨。惟孔子言一贯,则义

1

不尽于此。宋儒谓论此章,曾子一唯,乃是其直契孔 子心传,此乃附会之于佛门禅守故事,决非当时这实 况。 今试再推扩言之。 陈亢问于伯鱼曰 :“子亦有异闻乎?”对曰 : “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 曰:‘未也。’曰:‘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 他日,又独立。 鲤超而过庭。曰 :‘学礼乎?”对 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 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 :“问一得三。闻诗,闻礼, 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十六) 此见孔子平日之教其子,亦犹其教门人,主要不 越诗与礼两端。诗教所重在每一人之内心情感,礼则 重在人群相处相接之外在规范。孔子之教,心与事相 融,内与外相洽,内心外事合成一体,而人道于此始 尽。 孔子之教诗教礼,皆本于自古之相传。故曰 :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七)其晚年弟子中,如子 夏长于诗,子游长于礼,此皆所谓夫子之文章可得而 闻者。然孔子这传述诗礼,乃能于诗礼中发挥出人道 大本大原之所在,此乃一种极精微之传述,同时亦即 为一种极高明极广大之新开创,有古人所未达之境存

2

其间,此则孔子之善述,与仅在述旧更无开新者绝不 同类。 抑且孔子之善述,其事犹不尽于此。孔子常言仁 智,诗礼之教通于仁智,而仁智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