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陶渊明所著的《搜神后记》中,也有关于郭璞的记载:
有个叫王文献的人请郭璞预测一年的吉凶。,咸_鱼+墈.书,蛧. *毋`错*内*容/郭璞根据卦象占断他一年小有不利,但可以化解:取两口大罂(古代一种大肚小口的瓶)贮满水放在床帐两侧,称之为“镜好”,以此来镇厌灾难。只要到某时撤去大罂,把里面水倒掉,即可消灾免祸。
到了约定的日期,王文献把这件事给忘记了。结果家里的铜镜一下就找不到了。后来把罂里的水倒掉,才发现镜子就在罂里。但这个罂口只有数寸,铜镜的直径却超过了一尺,不知怎么会掉进去的,更没办法取出来。
王文献又请郭璞卜筮。郭璞告诉王文献,“这是因为你撤罂违期,所以导致妖邪作崇。不要紧,只要烧车辖,铜镜马上就会出来。”
虽说干宝将郭璞敬为天人,但看到郭璞嗜酒好色,也不免常常规劝:“酒色过度可是养生的大忌啊!”
郭璞回答说:“每个人的受用都有定数,我所受有的这些都在我命中本限之内。′幻!想,姬· *埂′辛`最\筷-即便我如此尽情享用,还怕来不及用完呢。你还担心我酒色为患么?”
套用小沈阳的说法: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人死了钱还没花完。
其实每个人的福报、寿命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定数的。如果福报耗尽了,即便寿命未尽也有可能死亡。所以过去常说要惜福,不要恣意挥霍浪费自己的福报。更要通过行善积德,为自己造福积福。
当然也有福报未尽而寿命已尽的情况。郭璞这句话的深意,当时的干宝未必能真正明白。
虽然能为别人消灾解难,但自己命中的劫难能否化解?与那些虚生浪死、混混噩噩、不敢也不想去直面死亡的人相比,郭璞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死期。每个人都会死,每个人都在回避这个问题,似乎自己能活上千年万年。但郭璞明明白白地知道自己在一天天向死亡靠近,向死而生。
生命无疑是美丽而脆弱的,无常的车轮时刻都会将这些幻象碾压得粉碎!
1.郭璞13:厕所是禁地
要论到郭璞最好的朋友,那就非桓彝莫属了。+天+禧¨暁*说!王· ?首/发~
桓彝据说是曹魏时大司农桓范的后代。在司马懿发动的高平陵事变中,桓范站错了队,最终被司马懿划为曹爽兄弟同党予以清算。
反革命家属的家庭成份并不妨碍桓彝在司马氏的政权里做官。反正这年头,政治斗争斗来斗去,老革命反革命的帽子满天乱飞。根据斗争需要,革命烈士也能变成叛徒工贼。前面提到的晋惠帝司马衷,他的老婆贾南风同志就被扣上篡党夺权、谋害接班人的罪名打成现行反革命。但反革命家属的身份丝毫没有影响到司马衷同志在全国人民心目中崇高的形象。
桓彝曾请郭璞为他占筮终生。刚演布好,郭璞一言不发就把卦给抹去了。桓彝也明白,或许是卦象不佳,但仍忍不住问个究竟。
郭璞长叹一声说,“你的身命卦居然与我的相同,看来我们俩都将死于非命。真是难兄难弟,可奈何!”
桓彝有些大惑不解,提醒郭璞说,“你曾为这么多人消灾解难,难道不能为自己祈禳么?”
这个桓彝与郭璞还真是亲密无间的战友。到了郭璞家,他本着“你家就是我家”的原则横冲直撞,从来没有什么避讳。有时郭璞正在内室里醇酒妇人呢,桓彝会门也不敲地闯进来,最多说一句“你们继续”再退出去。
还好魏晋时代并不像宋明以后有程朱理学的严格束缚。当时社会风气开放,名士思想也都非常前卫。比如刘伶,喝了酒就在家里裸奔。朋友撞见了,难免会笑话他。刘伶振振有词地说,“天地是我的房子,屋宇是我的衣裤,你们钻到我内裤里来做什么?”
郭璞也并不以为意,只是告诫他:“哥们儿,我家就是你家。你随时来我家都欢迎,随便哪里也都可以乱跑。但有一点,就是千万不要到厕所里来找我。否则后果很严重,你我都遭殃!”
有次桓彝喝得大醉,又跑来找郭璞。在郭璞家找来找去都没找到人。桓彝迷迷糊糊地想起厕所还没找过,就直奔厕所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