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节 做着攻打安丰的准备
于是,朱元璋就在应天城里召开了一次文武官员大会。?y\o,u¨p/i^n,x,s~w..,c*o?m*会上,朱元璋声如洪钟地言道:“狗日的元兵,竟然派了几个人到这里来劝我投降,你们说,我朱元璋能投降吗?”
以周德兴、汤和为代表的一批文官武将立即高叫道:“不能投降!决不能投降!”
朱元璋慷慨激昂地言道:“我朱元璋领着弟兄们起事,目的就是要彻底打垮元兵,那狗日的元兵不知好歹,竟然敢派人来劝我投降,这不是天底下最大的笑话吗?”
朱元璋当即下令:把元人派来的户部尚书张昶等一行三人即刻处死,并悬头示众。
三颗人头高高地悬挂在了应天城的城门楼上。这一举动,表明了朱元璋要与元朝政府斗争到底的坚强信念,无疑受到了广大汉人的支持和赞扬。
只是李善长多少有些遗憾。他找到朱元璋道:“大人,那张昶是元朝的户部尚书,对宫廷里的各种典章制度十分熟悉,大人以后做了皇帝,是能够用得着像张昶这样的人的……”
李善长的意思是,元廷派来的其他两个人可以杀,但张昶却应该留下后用。?看,书.屋·晓·税′王¢ ,毋`错¨内!容*朱元璋淡淡一笑道:“李先生可知道中书省衙门里刚刚添了一个都事?”
李善长摇头道:“李某近来琐事太多,并不知道衙门里多了一个中书省都事……大人此时提起此事有何意义?”
朱元璋言道:“衙门里的大小官员都归你李先生管辖,现在多了一个都事,你自然应该认识一下的。”
朱元璋随即派人叫那个新上任的中书省都事来参见李善长。李善长一时有些糊里糊涂的。可等那个“中书省都事”来到李善长的面前时,李善长才恍然大悟过来:这个新添的中书省都事不是别人,正是那个张昶。原来,朱元璋为张昶找了一个替死鬼,却暗暗地把张昶留了下来。
李善长不禁感慨道:“大人这般求贤若渴,李某只能佩服得五体投地。”
朱元璋“哈哈”一笑道:“李先生太夸奖我朱某了。·s*h\u!y^o·u¨k¨a\n~.~c`o?m^我并不懂得什么求贤若渴,但我知道,只要是有本事的人,我就一定要想方设法把他留在身边。”
不管怎么说吧,在元朝统治者的“帮助”下,朱元璋的北方威胁总算是解除了。按理说,朱元璋可以安安稳稳地去同那陈友谅开战了。可就在这关口,朱元璋的“后院”却突然起火,而且这火还一把接着一把地燃烧,差点把朱元璋烧得焦头烂额。
朱元璋的“后院”突然起火,与北方形势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短短几年内,朱元璋在北方刘福通红巾军的庇护下,地盘日渐扩大,许多原来元廷的将领,摇身一变,都成了朱元璋的手下。朱元璋的“后院”起火,问题就出在这些元廷降将身上。在许许多多的元廷降将中,有不少人是真心归顺朱元璋的,比如朱元璋的水军大将康茂才,对朱元璋可以说是忠心不二,也立下了很多赫赫战功。但同时也有不少的降将,本无心归顺朱元璋,只是迫于朱元璋强大的军事压力,才假意向朱元璋投降。这些人,只要形势一发生变化,他们就会蠢蠢欲动。而刘福通北方红巾军的溃败,正好成了这些人蠢蠢欲动的契机。他们以为,刘福通败了,朱元璋也就快要完了,于是他们就一个接着一个地露出了真实的面目,开始向朱元璋发难。
先是婺州的守将蒋英、刘震反叛,杀了朱元璋的心腹胡大海,继而是处州的李贺又背叛了朱元璋,再下来又是衢州的夏毅也反了。这样一来,徐达、常遇春二名大将不得不率军到处救火,今天去夺回处州,明天又要去平叛衢州,最后虽然是杀了叛将,夺回了失城,但也费了不少时间,耽误了剿杀穷寇陈友谅的最佳时机,给了陈友谅喘息、调整的时间。
徐达夺回洪都后,接到了朱元璋召他速回应天的指令。北方的军事形势又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元军攻下了刘